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梵語 vijāna-dhātu,巴利語 viāna-dhātu。為構成宇宙萬有要素之一。乃六界之一,十八界之一。為六識之總稱。長...【悲與大悲差別】 p1173 佛地經論五卷十一頁云:聲聞等悲、不能拔濟一切有情;唯緣欲界少分行相,暫時而轉。如來大...提謂(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巴 Bhalluka)之併稱。為佛陀成道後,最初供養、歸依之二商人...【幻事喻】 p0387 瑜伽八十四卷一頁云:云何諸欲,名為妄法?為顯此義,說幻事喻。雖非常等;然似顯現。故同彼法。...【實叉難陀】 唐言學喜。于闐國人。智度弘曠,利物為心。善大小乘,兼異學論。天後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修法)誦最勝王經懺悔罪過之法。最勝王經二(夢見金口懺悔品),說懺悔之法及功德。...【色聲何緣成善等性】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頁云:問: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非餘色耶?答...梵語陀羅尼,譯言總持。持善不失,持惡不起之義。口念與定慧為體,菩薩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維摩經註曰:總持者...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叫做藏。...(術語)佛於小乘律,開比丘之食三淨肉,於大乘之經律,向菩薩嚴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為主故也。而於涅槃經更...(雜語)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則可以米為舍利。又如意寶珠金輪咒王經曰: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精馬腦玻璃眾寶等造作舍...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東西來。講出來的都不是禪。禪是靠每個人自己去修行,去體驗的...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師。原來傳統社會每家都有一個牌子,寫天地君親師。 天地,...學習佛教的教義佛法本來是為了尋求解脫,而部分人卻不以為然。不論在道場裡還是道場外,已經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而...善導大師在《般舟讚》中說到: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往生極樂淨土,出離娑婆穢土的...【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六?一為嗜酒游逸、二為不時入他房、三為博戲游逸、四為大...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淨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在...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難聞、難遇,聞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難。在無數人中,諸位總算有幸聞到佛法,也有信...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儀云:今有安坐像前,情無敬讓,可謂無事受罪,枉壞身心。因...
法藏(大儀)(周洛京佛授記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歷代名僧辭典】
釋法藏。字賢首。姓康康居人也。風度奇正利智絕倫。薄游長安彌露鋒穎。尋應名僧義學之選。屬奘師譯經。始預其間。後因筆受證義潤文見識不同而出譯場。至天後朝傳譯首登其數。實叉難陀齎華嚴梵夾至同義淨復禮譯出新經。又於義淨譯場與勝莊大儀證義。昔者燉煌杜順傳華嚴法界觀。與弟子智儼講授此晉譯之本。智儼付藏。藏為則天講新華嚴經。至天帝網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此諸義章皆是華嚴總別義網。帝於此茫然未決。藏乃指鎮殿金獅子為喻。因撰義門。徑捷易解。號金師子章。列十門總別之相。帝遂開悟其旨。又為學不了者設巧便。取鑒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餘。面面相對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學者因曉剎海涉入無盡之義。藏之善巧化誘。皆此類也。其如宣翻之寄亦未能舍。蓋帝王歸信緇伍所憑之故。洎諸梵僧罷譯。帝於聖歷二年已亥十月八日。詔藏於佛授記寺講大經。至華藏世界品。講堂及寺中地皆震動。都維那僧恆景具表聞奏。敕雲。昨請敷演微言闡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以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當六種之震。披覽來狀欣惕於懷雲。其為帝王所重實稱非虛。所以華嚴一宗付授澄觀。推藏為第三祖也。著般若心經疏。為時所貴天下流行。復號康藏國師是歟。
上篇:浮丘(唐太原崇福寺)[《宋高僧傳》卷第四] | 下篇:恆景(唐荊州玉泉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
金剛經六喻之一。電之為物,忽生忽滅,以喻世相之無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