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二空者,人無我則人空,法無我則法空。能悟二空,即是正觀也。...(術語)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謂陰有二義:一陰者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二積...【猛利信】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猛利信者:謂於敎法,敎授,敎誡。...(雜語)實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塵垢,如世間風之拂塵垢也。...一、上界天,即色界及無色界之諸天; 二、虛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於虛空之天; 三...(術語)非理之言論。無義之言論。又不問理非理,總斥一切之言論。與俗所謂滑稽,冗談等同。大日經疏十九曰:戲論者...(一)密教祈念不動使者之法。修此法時,本尊現身為僮僕,奉侍於行者,能晝夜擁護行者,使其菩提成滿。[不動使者陀羅...(一)法喜食與禪悅食。以法與禪定皆為精神食糧,能資益人身。(一)聞法歡喜,因而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之食,能...(植物)又作劫波樹。婆羅恐是倒置。...為記載唐代西京千福寺僧楚金造多寶佛塔感應緣起之碑。碑文內容謂:楚金靜夜持誦法華經見寶塔品時,忽見寶塔宛在目前...亦名:過限索衣價戒釋名、過限忽切索衣價戒釋名、忽切索衣戒釋名 子題:過限、忽切 資持記·釋釋相篇:「戒名,越三...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當阿難向佛陀請問樂法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時,世尊阻止道:止止,阿難,今時眾生不能恭敬及有敬法。...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緣。 因為在親身經歷病痛的折磨之後,才能體會到救苦救難的菩...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不論時地,不揀根機,衹要念佛,便得利益,若以目的而論,西方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不用諱...通常我們認為一個積極的人,應該就是樂觀、開朗、進取的。然而積極的人是否真的都是如此呢? 事實上,積極到了某一...今天我們講的這位祖師叫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呢,跟曇鸞法師屬於一脈相承。那麼他對於淨土思想的陳述,我們大概可以從...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心的問題;第二個處理外在眾生的問題,你跟眾生要怎麼樣保持互...問: 師父,如果誦經後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先不誦了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慧廣法師答: 誦經的目的就...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動物。 3、看見別人不打人、不虐待動物,就加以稱讚。(讚揚不...
潛真(道超)(唐京師興善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歷代名僧辭典】
釋潛真。字義璋。姓王氏。太原華族。後徙為夏州朔方崇道鄉人也。考珍真即仲子也。年在學數業尚典墳。幼好佛書抑從天性。甫及弱冠投跡空門。開元二十六年隸名於本城靈覺寺。明年納具戒。自此聽習律乘涉游論海。凡曰講筵無不探賾。屬代宗朝。新譯文殊師利菩薩佛剎莊嚴經。敕真造疏。奏雲。此經凡有三譯。一西晉太熙中。法護翻名佛土嚴淨經。文勢多古語簡理幽。二天後久視中。實叉難陀於清禪寺翻名文殊受記經。三即今大歷六年所譯也。伏惟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天垂帝籙。人歸寶圖。德厚乾坤。明侔日月。仁恕滋物。夷狄仰德。而輸誠慈惠。利生正教。承風而演化。頃者鄜坊節度使兼御史中丞杜冕。奏為國請諸大乘經。明詔下於祇園。梵旨開於貝葉。因請三藏不空譯此經等數十部。續有敕下天下梵宇。各置文殊菩薩像。以旌聖功也。又詔以文殊菩薩為上座。皆三藏所請。三藏學究瑜伽解窮法印。身口意業秘密修持。戒定慧學顯通宣暢。唐梵文字聲韻具知。傳譯此經善符聖旨。文質相兼璨然可觀。潛真識智愚昧學藝庸淺。幸陪清眾謬在翻傳。虛空藏經課虛潤色。猥蒙驅策述疏讚揚。雖文義荒蕪已傳京邑。今之所作蓋有由焉。有金閣寺大德道超禪師。學盡法源行契心本。親睹靈境密承聖慈。故久在清涼屬興淨業。仍於現處建窣堵波。尋覲法緣來詣京國。以此經為大事。以大聖為本師。顯揚聖德無過此者。乃稽首三藏誓傳大聖法門。不以潛真庸虛。轉祈和尚邀令述作。和尚不念前之鄙陋。又令讚釋此經。竊恐難契真詮。敢不盡其愚訥。即大歷八年十一月疏成奏過。真學通內外性相融明。考覆幽玄研精教理。探賾今古比校親疏。分別異同歸於一義。辯猶泉湧思入虛凝。直筆而書記於絕唱。結成三卷。以作準繩。現在未來永無疑網矣。又述菩提心義發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淨戒及十善法戒共一卷。兼稟承不空秘教。入曼拿羅。登灌頂壇。受成佛印。顯密二教皆聞博贍。關內河東代歷四朝闡揚妙旨弟子繁多。加復綱紀興善保壽二處伽藍。懲勸僧尼真有力也以貞幹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遺誡門人以疾而臥。二十一日右脅累足。口誦彌陀佛號。終於興善寺本院。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九雲。
上篇:法詵(唐錢塘天竺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 下篇:澄觀(唐代州五台山清涼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
(一)即地上之仙人。與地行仙同義。據抱樸子內篇卷二、卷四載,中士之人遍游名山,稱為地仙;華山、泰山、嵩山、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