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涅槃離一切差別之相,故謂之寂滅無二。圓覺經曰: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大乘經典的結集,這有數說。 1、依菩薩處胎經裡說,佛滅後七日,大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令彼等請十方佛世界諸阿...【流轉三種】 p091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頁云:流轉故者:復有三種。一、後有因故,二、品類別故,三、現在因故。...地藏本願經說,恭敬禮拜供養地藏王菩薩的人,當得二十八種之利益。 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三、集聖上因;四...【同類】 p0611 瑜伽十五卷七頁云:同類者:謂隨所有法,望所餘法,其相展轉少分相似。此復五種。一、相狀相似...(譬喻)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界名)都史多天之宮殿也,彌勒菩薩所居。...位於浙江杭縣南郊之南屏山。我國五山之一。系後周顯德元年(954)吳越王錢弘俶所創建。初稱慧日永明寺,並自衢州迎...【不隨欲苦中有七苦】 p0341 瑜伽四十四卷十三頁云:不隨欲苦中,復有七苦。一、欲求長壽;不隨所欲,生短壽苦。二...佛教之根本律藏。佛陀入滅後,弟子結集三藏,優婆離比丘於一夏之間,分八十迴誦出律藏,故稱八十誦律。至其後四分律...(一)謂完成自利、利他之菩薩行而證佛果。因二利圓滿成就,故謂滿足。 (二)為天親淨土論解義分十章之一。據此章所說...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問: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對念佛往生依然沒有信心,一直存在著不安與恐懼,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助念,可以嗎?...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道友,大家上午吉祥。因緣殊勝,我們今天,也可能是宿世有緣,...
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圓: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
智慧的觀照應該怎麼觀照呢?就是我們遇境逢緣應該怎麼去用這個智慧來觀察人生呢?我們這次的唯識學課程,講出了三種...佛在波羅奈國鹿野園中,與五百大比丘說法。佛陀開示大眾:當思無常,於一切時一切處。若能常思無常,便能斷除欲愛、...
今天和大家講看破、放下、念佛。因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我說:佛教談看破、放下、念佛,實在是太消極了。說什麼看破紅...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噁心,是何原因? 如本法師答: 畜牲有些人我們看見會心生歡喜...
農曆正月廿一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圓寂日。蕅益大師生活在明末清初,這是一個國土板蕩、風雨飄搖的時代。但即...
行修(漢杭州耳相院)[《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歷代名僧辭典】
釋行修。俗姓陳。泉州人也。少投北岩院出家。小心受課誦念克勤。十三削髮。往長樂府戒壇受上品律儀。年始十八參雪峰山存禪師。隨眾請問。未知詮旨。辭存師言入浙去。存曰。與汝理定容儀。令彼二人睹相發心。遂指其耳曰。輪郭幸長垂璫猶短。吾為汝伸之。雙手平曳登即及肩。如是者三。自此長垂見者舉目。後唐天成二年丁亥歲入浙中。傾城瞻望檀施紛紛。遂構室於西關高峰。為其宴息。後郁成大院。修別無舉唱默默而坐。人問唯笑而止。士女牽其耳交結於頤下。杭人號長耳和尚。以幹佑三年庚戌歲十一月示疾。動用如平時。以三月中夜坐終。檀越弟子以漆布。今亦存焉後寄夢睦州刺史陳榮曰。吾坐下未完。檢之元不漆布。重加工焉。
上篇:自新(晉宣州)[《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 下篇:宗淵(宋宜陽柏閣小)[《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
由「因位」到「果位」,將第八阿賴耶識之變化分為三段以說明之,稱為賴耶三位。此係唯識宗之說。即:(一)我愛執藏現...
寂滅無二
大乘結集
流轉三種
地藏二十八益
同類
疑網
都史宮
淨慈寺
不隨欲苦中有七苦
八十誦律
利行滿足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的助念嗎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修空觀的三種觀法
思無常,觀不淨

看破、放下、念佛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