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禪林用語。意指絕對真理朗然呈現於一切處。同於「遍界不曾藏」一語。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大五一·三四八下):「雪峰...指於亡者棺前讀經之儀式。即將死者行湯灌等作法後,並移入棺內,於棺前讀誦經文,稱為伽經。然此種儀式之採用與否,...(職位)又云伴僧。隨從住持之僧也。...指究竟、絕對不二而遠離一切虛妄相之真理妙體,此即諸法之實相。無量義經(大九·三八五下):「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指大乘教所示諸法實相義理之信印。又作實相印、一實相印。與小乘教之三法印相對稱。法印乃教法之信印。大乘教以說諸...(術語)凡夫習善習惡之是非行動也。釋門歸敬儀中曰:凡習寄緣。...(堂塔)梵名Adbhuta,譯雲未曾有或奇特。塔名,在北印度烏仗那國瞢揭釐城東北三十餘里。昔佛為人天於此處說法,後...子題:半偈舍身、兩字除惑、常住二字若一經耳即生天上、事在無作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有人無識,燒燬破經,我今...亦名:受畜急施衣戒緣起、急施衣戒緣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佛在毗蘭若,聽受夏衣。六群常乞衣,常受衣。跋難...清代民間宗教。起於道光年間(1821~1850),教主王法中,曾從河南涉縣之申老敘學習教理,申老敘唱「南無天國阿彌陀...「佛檀」之對稱。檀,謂布施。謂行布施而害正道者,即魔人之布施行。心有煩惱,行憂惱之布施,如為求三有之果報而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往昔,佛陀游化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毗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這五大國王以波斯匿王為首,...我們現在是叫做現在,那我們現在對望過去,就是過去跟現在這一塊的因緣,我們叫做承受果報。佛教徒對於承受果報,你...問: 皈依之後在行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經》上說: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請問這句話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彌陀佛。看到佛學院蒸蒸日上,真是非常歡喜。 太虛大師說:佛教的僧...有同學問,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見。佛法告訴我們的吉祥之道,與香燒得多...在一切修清淨心的行門當中,念佛一法是最為直接、最為圓頓。為什麼呢?我們常常說幾句話,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推行健康食物的學者們,在好幾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言,即吃對了食物,你就可能減少得到癌症的危險。國際科學學會...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修什麼法門。在我印象中,有幾位居士從開始見面的那幾年一直到...
勒那漫提〔《神僧傳》卷第三〕
【歷代名僧辭典】
勒那漫提。天竺僧也。住元魏洛京永寧寺。善五明工道術。時信州刺史綦母懷文。巧思多知天情博藝。每國家營宮室器械無所不關。利益公私一時之最。又敕令修理永寧寺。見提有異術。常送餉祇承。冀有聞見。而提視之平平初無敘接。懷文心恨之。時洛南玄武館有一蠕蠕(音軟)客曾與提西域舊交乘馬衣皮。時來造寺二人相得。言笑抵掌彌日不懈。懷文旁見夷言不曉往覆。乃謂提曰。弟子好事人也。比來供承望師降意。而全不賜一言。此北狄耳。獸心人面。殺生血食何足可尚。不期對面遂成彼此。提曰。爾勿輕他。縱使讀萬卷書。事用未必相過也。懷文曰。此有所知當與角伎賭馬。提曰。爾有何耶。曰算術之能無問望山臨水懸測高深圍圌(音遄)踏窖不舛升合。提笑而言曰此小兒戲耳。庭前有一棗樹極大子實繁滿。時七月初悉已成就。提仰視樹曰。爾知其上可有幾許子乎。懷文怪而笑曰。算者所知必依鉤股標準。則天文地理亦可推測。草木繁耗有何形兆計期。實謾言也。提指蠕蠕曰。此即知之。懷文憤氣不信。即立契賭馬。寺僧老宿咸來同看。具立旁證。提具告蠕蠕。彼笑而承之。懷文復要雲。必能知者。幾許成核。幾許瘀死無核。斷許既了。蠕蠕腰間皮袋裡出一物。似今稱錘。穿五色線。線別貫白珠。以此約樹。或上或下。或旁或側。抽線睫眼週回良久。向提撼頭而笑述其數焉。乃遣人撲子實下盡。一一看閱疑者。文自剖看校量子數成不。卒無欠剩。因獲馬而歸。提每見洛下人遠向嵩高少室取薪者。自云。百姓如許地擔負辛苦。我欲暫牽取二山枕洛水頭。待人伐足。乃還故去。不以為難。此但數術耳。但無知者。誣我為聖。所以不敢。提臨終語弟子曰。我更停五三日往一處行。汝等念修正道勿懷眷戀。便寢疾閉尸而臥。弟子竊於門隙視之。見提身不著床在虛仰臥。相告同視一僧忽咳。提還床如舊。遙謂曰。門外是誰何不來入。我以床熱故取涼耳。爾勿怪也。是後數日便舍命矣。
上篇:慧達〔《神僧傳》卷第三〕 | 下篇:僧意〔《神僧傳》卷第三〕 |
明末清初僧。湖南平江人,俗姓李。生卒年不詳。少入學堂,名聞鄉里。及長,值甲申(1644)之變,投身義軍,轉戰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