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等者。謂如實知色生及變壞。如實知受想行識生及變壞。是名修。 定者云何為定?謂於五取...(名數)弟子欲受灌頂者,應具十德。是灌頂具支分之隨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觀彼現在之根性或久遠之因緣,於此不思...三種受戒之一。佛入滅後,無授戒法師時,自於菩薩尊前自誓受戒,稱為下品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二四·一○二○...【五相觀察能獲速疾通慧】 p0289 瑜伽八十八卷七頁云:復次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卽於如是五...指圖繪理趣經各段法門之曼荼羅。又作理趣釋曼荼羅。即基於理趣釋而成之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再加上說會,而為十八會...(名數)一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同於空不空之二真如。...【體相】 體與相的併稱。本質不變而為差別現象所依者謂之體,依於體而外現之差別現象謂之相。因為體者,為一、絕對...【獨頭意識】 此又名不俱意識,就是不與前五識俱起,單獨生起而泛緣十八界的意識。此復有三種,稱為獨散意識,夢中...【空無願無相有聞思修及世出世差別】 p0792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頁云: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當知此中通聞...(術語)十乘觀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觀不思議之理也。境者理之別名。對於理之智謂之境。不思議者即空即假即中也,...【法身有三相別】 p0764 此卽佛之三身。成唯識論十卷十五頁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類的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從心理到...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勵大家器官捐贈,因為臨終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當然你有善業,來...公元前四世紀,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絞刑。臨死前,他因不能為母親送終感到遺憾,希望能與母親最後見上一面。...默照是一種禪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楚知道發生甚麼事,「默」是不要有回應。 人在風平浪靜時,可...我們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就一定要想觀音菩薩為什麼稱作大慈大悲。這個在《觀音菩薩普門品》上面說到無盡意菩薩即從坐...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他就受不了了。因為你念佛的因不可能招感魔王...一、諸惡莫作: 1、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2、善念剛起,福雖未至,禍...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王即將率眾前去請法。尊者聽到消息後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蕩蕩...
四取
【三藏法數】
[出佛性論] 一欲取欲即貪慾。取即取著。謂於彼欲界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貪慾取著。故名欲取。一見取邪心分別。名之為見。所謂身見邊見。因見取著。故名見取。(身見者。於五陰等法。妄計為身也。邊見者。於斷常二見中。隨執一邊也。)三戒取謂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著成行。故名戒取。如外道雞狗等戒是也。(雞狗戒者。外道妄計我身前世從雞中來。故今學寒雞獨立為行。若妄計從狗中來。即啖糞穢等是也。)四我語取華嚴鈔雲。我見我慢。名為我語。云何此二。獨名我語。由此二種。說
上篇:四流 | 下篇:四劫 |
【末摩】 p0520 俱舍論十卷十八頁云:又漸命終者,臨命終時,多為斷末摩苦受所逼。無有別物名為末摩。然於身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