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分受心所以為五受: 一、樂 領順境相,謂適悅身,(五識名身)說名樂受。 二、喜 領順境相,適悅心者,(...(一)編集現存佛教典籍之叢書,稱為入藏。即編集印度佛典之漢譯本,及中、日習法者之撰述。始於東晉末,道安綜合整理...大乘經的總稱,為二藏之一。法華、華嚴等一切大乘經中,含藏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的方法,故名菩薩藏。智度論說,佛滅後...亦名:獨與尼屏露坐戒開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不犯者,比丘有伴;若有知人,非盲聾;若行過倒地;若勢力持,命...(雜語)禪家之公案也。五燈會元五青原草曰: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麼價。從容錄五則曰:青原米價。...鴦輸伐摩,梵名 Aj?u-varman。意譯光胄王。為西元七世紀時之尼波羅(梵 Nepāla,即今尼泊爾)國王。又作鴦輪伐摩王...(名數)有二種:一為大日經疏所說,一為無畏三藏禪要所說。經疏所說者,一不舍佛寶,二不舍法寶,三不舍僧寶,四不...(術語)如來之身色如真金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名數)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惡之相。三知摩刷。譬離惡念。四知護瘡。譬護持五根。...彌曼差,梵名 Mīmājsā,考察研究之義。印度六派哲學之一。即重視祭祀,主張聲常住之聲顯論師。又作彌曼蹉學派、...【欲行】 p0982 瑜伽八十一卷七頁云:欲行者:謂如十種受用欲中說。...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過沒有,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可以說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觀照力,偈頌二是偏重在善業力。 頌一: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出家是一件神聖莊嚴的偉業,是超凡入聖的轉捩點,是世間而出世間的關鍵,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觀,是由迷妄而覺悟的分...
大家平時都知道如來佛祖這個稱呼,佛祖就是如來。那麼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面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覺得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為心如不安...
佛陀在魔羯提國帶領著眾比丘一路行化,來到了恆河邊,看見一座年久失修的舊塔,崩壞得很嚴重,無人修補。比丘們便請...
一、什麼是淫慾之害呢? 好,我們現在來看看。我們先講現在新打的附錄四,《八師經》裡頭說:佛以八苦為師。當中的...或許諸位老師、同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學校請了一位和尚來講學思歷程,而不是講念經、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事?我個...
五種聲聞
【三藏法數】
[出法華文句] 一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功圓。而證得小果。是名決定聲聞。二退道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積劫修道。中間為厭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是名退道聲聞。三應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前二種聲聞故。內秘佛菩薩之行。外見聲聞之形。引誘小乘。令入大乘。是名應化聲聞。四增上慢聲聞厭居生死。欣樂涅槃。修習小乘。以少為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名增上慢聲聞。五大乘聲聞謂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不住化城。終歸實所。是名大乘聲聞。(化城者。無而倏有名化。防非
上篇:初度五人 | 下篇:五性 |
慈恩大師以成唯識論為宗,故號唯識法師。...
苦等五受
入藏
菩薩藏
與尼坐戒開緣
廬陵米價
鴦輸伐摩王
密教十波羅夷
真金像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彌曼差學派
欲行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推薦】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如本法師:出家修行的十點要求

衹要一念覺悟,佛就來了
慧律法師《知足則幸福常存》

以栴檀塗塔成辟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