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術語)佛之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是也。...(術語)事理二證之一。憶念道理而證悟之也。見戒疏上。又教理二證之一。舉佛之聖教而為證憑也。見唯識論。...【不離我所】 p0325 雜集論一卷十六頁云:不離我所者:謂我在色中,乃至我在識中。所以者何?彼計實我處在蘊中,遍...正覺的真相。正覺的理體,離諸污染,故云清淨。...【靜慮波羅蜜多】 p1379 如瑜伽四十三卷一頁至五頁說。 二解 顯揚三卷四頁云: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一)指依觀無量壽經所載十六觀,為往生西方極樂之十六觀門。(參閱「十六觀」396) (二)密宗依顯教九次第定之順逆觀...原指總結一座之說法,故法會終了時之說法即稱為結座,此外亦指法會之最後一天。又法會最後一日常舉行結納與會者所祈...(術語)滅諦與道諦也。滅者,滅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證涅槃之正道也,滅為果而道為因,謂之無漏之因果,又曰還滅...【二十隨煩惱與八識俱不俱起分別】 p0049 成唯識論六卷二十一頁云: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識中,唯有大八。...指七種真實之理。即:(一)愛味諦,又作味諦、愛實,乃集諦之理,指於諸有漏法能生愛心,實為生死流轉之因。(二)過患...(雜名)宋高宗紹興初,吳郡延祥院沙門茅子元,曾學於北禪梵法王會下。依仿天台,出圓融四土圖,晨朝禮懺文,偈歌四...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一切法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相對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橋陳那比丘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的旅行,就暫時投宿在一個旅館當...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這個無邊無際的法界中,生活著無量無邊的生命,而且這些生命皆有佛性,終能成佛。這些生...佛教把我們的心歸納為肉團、緣慮、集起、含藏、真如五種。因為我們的心是這麼的複雜,而且心的問題又是如此之多。所...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裡有地方,最好空出一個房間來供奉佛菩薩,這當然是最理想。這...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請您試著放平心態,或許生活就會更陽光! 《愛父母的五不怨》 1、不...敬畏因果就要規範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業不能去殺生,不能去偷盜(就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人家不給你,就不能自己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諸佛,正此心佛。 六道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惘,不肯信佛。 智者覺悟,見性成佛,釋迦世...
七種禮佛
【三藏法數】
[出法苑珠林] 謂天竺勒那三藏。睹此方俗。不習禮佛之儀。遂傳此七種之法。雖通雲禮佛。而有是非淺深不同。蓋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種之非。而歸於身心禮等五種之正。從淺至深。修行獲益。故有七種禮佛之名也。(勒那。梵語具雲勒那摩提。華言實意。中印度人也。)一我慢禮謂人禮佛。身雖設拜。無有敬心。外睹似恭。內懷我慢。是名我慢禮。二求名禮。二求名禮(又名唱和禮。)謂人禮佛。但為要其修行名譽。詐現威儀。常行禮拜。而實無殷重之心。是為求名禮。又名唱和禮者。謂口雖稱唱
上篇:七種不淨 | 下篇:七種懺悔心 |
即天子之詔敕;以其書寫於黃紙之上,故稱敕黃。敕修百丈清規卷四(大四八·一一三一上):「古之名宿多奉朝廷徵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