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一向有樂一向有苦】 p0016 瑜伽八十七卷五頁云:一向有樂者:謂在下三靜慮。一向有苦者:謂在捺落迦。...復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諸法自無性,亦不從餘處來。如說: 果於眾緣中 畢竟不可得 亦不餘處來 云何...與三菩提中之真性菩提同,因性空無相,故名無相菩提。...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道理,行是順著道理去修行,果是由於修行而獲證道果。...【九因恭敬聽法】 p0095 瑜伽八十二卷二頁云:九因者:謂能解脫九種世間逼迫事故。一、能出生死大牢獄故。二、永斷...(術語)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莊嚴住心。得除蓋障三昧,初地分證之位也。大日經疏一曰: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凡言三學者,皆首戒次定後慧。本編為文,獨敘慧於先而戒於後,豈非倒例?雖然,首戒而末慧者,從行立義。先慧而後戒...亦名:具戒發戒數量 子題: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得五十六戒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引論)若約僧尼,...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由此善業力所招感之淨土。此淨土不離煩惱之過非,故稱有漏;此淨土之相狀清淨,故稱淨土。唯識...(書名)具名大乘破有論,一卷,龍樹造,趙宋施護譯。略說諸法無生,自分別起。...【無雜染無清淨義】 p1085 辯中邊論上卷十六頁云:第六地中所證法界,名無雜染無清淨義。由通達此,知緣起法無染無...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貪少業亦少,萬般諸煩惱,除貪一時了。 這個偈子說,我們的...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今衰殘,奚啻惜分。一彈指頃,毋雜用心。 毋雜用心者,謂本參正...問: 對於無奸不成商這句話,法師有什麼看法與見解呢?可以為我解答嗎?謝謝。 中台禪寺答: 佛法中有五戒──不殺...一個人不聰明,動作遲鈍,反應慢半拍,就會被人譏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現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稱老拙,高僧大德...三條魚的寓言十分耐人尋味。古時候,波羅奈河裡有三條魚,名叫大思、小思和中思。它們沿著河從森林游到有人煙的地方...我們過去造的業,無量無邊,無始以來,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羅漢來說,出三界,他也不是說把業搞完了就解脫...問: 怎樣讓我手下的員工學佛? 悟光法師: 欲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你剛好用佛法領導大家,剛好用愛心來領導大家...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 ...
教起十緣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依時時即說經時分也。謂如來心冥至道。則混一古今。一念與多劫圓融。本無時分可限。今以無時之時。略顯十時。恆演此經。經云。諸佛得菩提。實不計於日。是也。(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十時者。一念時。盡七日時。遍三時。攝同類劫時。收異類劫時。以念攝劫時。劫念重收時。異類界時。彼此相入時。以本收末時也。)二依處處即說經處所也。謂諸佛菩薩於十方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海。乃至容一一毛端之處。皆有七處九會。頓演此經。猶如帝網。重重無盡。故
上篇:十種佛 | 下篇:教被十機 |
明朝碭山(江蘇碭山縣東南)人。字君度,號鶴澗。生卒年不詳。氏天性孝友,律己廉潔。擅長山水畫,曾師事石田翁,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