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六願。即願淨土無譏嫌惡名,故又稱無諸不善願。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祖,指禪宗之達磨祖師。佛籬,即佛門;祖室,即禪門。佛籬祖室,即泛指佛教、佛道、佛門。[猿蓑集幻住庵記] p275...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屬於同喻之過也。設同喻,為證無常之宗,故於聲無常之量為同喻之合作法。視諸所作者皆是...指離棄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達到解脫自在、了無牽掛的境界,叫放下。...在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中,以生於人界為最勝生;又於人界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術語)斷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緣之境而斷煩惱也。見惑之內,苦集二諦下自界緣之惑,與滅道二諦下無漏緣之惑,依之...(術語)應他之請而來也。楞嚴經一曰: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雜語)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謂有一類。應供養者而不供養。應恭敬者而不恭敬。應尊重者而不尊重。應讚歎者而不讚嘆。應問訊者而不問訊。應禮拜者...為日本最古之建築式樣。源自中國,然因傳行日本已久,故有此稱。其特徵,如地板,早期為石敷,至平安時代以後則改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佛經為世出世間無上法寶,看佛經確實應以至誠恭敬之心來對待之。 1、閱讀前請先淨手;盥洗後不可再觸碰其他不潔物;...這樣我們如果放在這麼一個長遠的時空底下來看,我們原來很執著的,認為那些讓我們很煩惱的事情,其實不值一提。作為...朱元介,名之蕃,明代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官職做到禮部侍郎。朱元介工於書法繪畫,山水畫與宋代的米芾、元朝的吳鎮...佛陀告訴善生,有六種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第一是沉迷於飲酒;第二是賭博;第三是生活放蕩不檢點;第四是沉迷於追逐...謙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謙往,彼必以和來,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關緊要之小事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裡的飯分給孩子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問: 請問師父,如果有人惡意誹謗弘揚正法之僧,這有何果報? 了幻法師答: 此果報之慘,當在無間地獄!若白衣以惡...佛法僧三種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離苦得樂,解脫繫縛,得大自在的導首,極為尊貴,如世間的珍...
疏山匡仁禪師
【五燈會元】
撫州疏山匡仁禪師,吉州新淦人。投本州元證禪師出家。一日,告其師,往東都。聽習未經歲月,忽曰:「尋行數墨,語不如默。舍己求人,假不如真。」遂造洞山。值山早參,出問:「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曰:「不諾無人肯。」師曰:「還可功也無?」山曰:「你即今還功得麼?」師曰:「功不得即無諱處。」山他日上堂曰:「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師問:「一切處不乖時如何?」山曰:「闍黎,此是功勳邊事。幸有無功之功,子何不問?」師曰:「無功之功,豈不是那邊人?」山曰:「大有人笑子恁麼問。」師曰:「恁麼則迢然去也。」山曰:「迢然非迢然,非不迢然。」師曰:「如何是迢然?」山曰:「喚作那邊人,即不得。」師曰:「如何是非迢然?」山曰:「無辨處。」山問師:「空劫無人家,是甚麼人住處?」師曰:「不識。」山曰:「人還有意旨也無?」師曰:「和尚何不問他?」山曰:「現問次。」師曰:「是何意旨?」山不對。洎洞山順世,弟子禮終,乃到潭州大溈,值溈示眾。曰:「行腳高士,直須向聲色裡睡眠,聲色裡坐臥,始得。」師出問:「如何是不落聲色句?」溈豎起拂子。師曰:「此是落聲色句。」溈放下拂子歸方丈。師不契,便辭香嚴。嚴曰:「何不且住?」師曰:「某甲與和尚無緣。」嚴曰:「有何因緣,試舉看。」師遂舉前話。嚴曰:「某甲有個話。」師曰:「道甚麼?」嚴曰: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師曰:「元來此中有人。」遂囑香嚴曰:「向後有住處,某甲卻來相見。」乃去。溈問嚴曰:「問聲色話底矮闍黎在麼?」嚴曰:「已去也。」溈曰:「曾舉向子麼。」嚴曰:「某甲亦曾對他來。」溈曰:「試舉看。」嚴舉前話,溈曰:「他道甚麼?」嚴曰:「深肯某甲。」溈失笑曰:「我將謂這矮子有長處,元來只在這裡。此子向去,若有個住處,近山無柴燒,近水無水吃。」師聞福州大溈安和尚示眾曰:「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師特入嶺到彼,值溈泥壁,便問:「承聞和尚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是否?」溈曰:「是。」師曰:「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溈放下泥槃,呵呵大笑,歸方丈。師曰:「某甲三千里賣卻布單,特為此事而來,和尚何得相弄?」溈喚侍者,取二百錢與這上座去。遂囑曰:「向後有獨眼龍為子點破。」在溈山次日,上堂,師出問:「法身之理,理絕玄微,不奪是非之境,猶是法身邊事,如何是法身向上事?」溈舉起拂子。師曰:「此猶是法身邊事。」溈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奪拂子,折折擲向地上,便歸眾。溈曰:「龍蛇易辨,衲子難瞞。」後聞婺州明招謙和尚出世,謙眇一目,逕往禮拜。招問:「甚處來?」師曰:「閩中來。」招曰:「曾到大溈否?」師曰:「到。」招曰:「有何言句?」師舉前話,招曰:「溈山可謂頭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師亦不省。復問:「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招曰:「卻使溈山笑轉新。」師於言下大悟。乃曰:「溈山元來笑裡有刀。」遙望禮拜,悔過。招一日問:「虎生七子,那個無尾巴?」師曰:「第七個無尾巴。」香嚴出世,師不爽前約,遂往訪之。嚴上堂,僧問:「不求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嚴曰:「萬機休罷,千聖不攜。」師在眾作嘔聲,曰:「是何言歟?」嚴聞便下座。曰:「適對此僧語必有不是,致招師叔如是,未審過在甚麼處?」師曰:「萬機休罷,猶有物在。千聖不攜,亦從人得。如何無過?」嚴曰:「卻請師叔道。」師曰:「若教某甲道,須還師資禮始得。」嚴乃禮拜,躡前問。師曰:「何不道肯諾不得全。」嚴曰:「肯又肯個甚麼?諾又諾於阿誰?」師曰:「肯即肯他千聖,諾即諾於己靈。」嚴曰:「師叔恁麼道向去,倒屙三十年在。」師到夾山,山上堂。師問:「承師有言,目前無法,意在目前。如何是非目前法?」山曰:「夜月流輝,澄潭無影。」師作掀禪床勢。山曰:「闍黎作麼生?」師曰:「目前無法,了不可得。」山曰:「大眾看取,這一員戰將。」師參岩頭,頭見來,乃低頭佯睡。師近前而立,頭不顧。師拍禪床一下。頭迴首曰:「作甚麼?」師曰:「和尚且瞌睡。」拂袖便行。頭呵呵大笑曰:「三十年弄馬騎,今日被驢撲。」回謁石霜,﹝機語具石霜章。﹞遂歸故里,出主藍田。信士張霸遷問:「和尚有何言句?」師示偈曰:「吾有一寶琴,寄之在曠野。不是不解彈,未遇知音者。」後遷疏山。上堂:「病僧咸通年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後,會得法身向上事。」云門出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曰:「枯樁。」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非枯樁。」曰:「還許某甲說道理也無?」師曰:「許。」曰:「枯樁豈不是明法身邊事?」師曰:「是。」曰:「非枯樁豈不是明法身向上事?」師曰:「是。」曰:「只如法身,還該一切也無?」師曰:「法身週遍,豈得不該?」門指淨瓶曰:「只如淨瓶,還該法身麼?」師曰:「闍黎莫向淨瓶邊覓。門便禮拜。師問鏡清:「肯諾不得全,子作麼生會??」清曰:「全歸肯諾。」師曰:「不得全又作麼生?」清曰:「個中無肯路。」師曰:「始愜病僧意。」問僧:「甚處來?」曰:「雪峰來。」師曰:「我已前到時,事事不足,如今足也未?」曰:「如今足也。」師曰:「粥足飯足?」僧無對。﹝雲門代云:「粥足飯足。」﹞有僧為師造壽塔畢,白師。師曰:「將多少錢與匠人?」曰:「一切在和尚。」師曰:「為將三錢與匠人,為將兩錢與匠人,為將一錢與匠人?若道得,與吾親造塔來。」僧無語。後僧舉似大嶺庵閑和尚,﹝即羅山也。﹞嶺曰:「還有人道得麼?」僧曰:「未有人道得。」嶺曰:「汝歸與疏山道,若將三錢與匠人,和尚此生決定不得塔。若將兩錢與匠人,和尚與匠人共出一隻手。若將一錢與匠人,累他匠人眉須墮落。」僧回如教而說。師具威儀望大嶺作禮,嘆曰:「將謂無人,大嶺有古佛放光,射到此間。雖然如是,也是臘月蓮花。」大嶺後聞此語,曰:「我恁麼道,早是龜毛長三尺。」僧問:「如何是諸佛師?」師曰:「何不問疏山老漢。」僧無對。師常握木蛇,有僧問:「手中是甚麼?」師提起曰:「曹家女。」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尺五頭巾。」曰:「如何是尺五頭巾?」師曰:「圓中取不得。」因鼓山舉威音王佛師,師乃問:「作麼生是威音王佛師?」山曰:「莫無慚愧好!」師曰:「闍黎恁麼道即得,若約病僧即不然。」山曰:「作麼生是威音王佛師?」師曰:「不坐無貴位。」問:「靈機未運時如何?」師曰:「夜半放白牛。」問:「如何是一句?」師曰:「不道。」曰:「為甚麼不道?」師曰:「少時輩。」問:「久負不逢時如何?」師曰:「饒你雄信解拈槍,比逐秦王較百步。」曰:「正當恁麼時如何?」師曰:「將軍不上便橋,金牙徒勞拈筈。」問:「如何是直指?」師曰:「珠中有水君不信,擬向天邊問太陽。」冬至上堂,僧問:「如何是冬來意?」師曰:「京師出大黃。」問:「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師曰:「背抵芒叢,四腳指天。」師臨遷化,有偈示眾曰:「我路碧空外,白雲無處閑。世有無根樹,黃葉風送還。」偈終而逝,塔於本山。
上篇:雲居道膺禪師 | 下篇:青林師虔禪師 |
亦名:至請家法 子題:聖僧來時坐處有相、檀越請僧敷座法、世尊訃會常在眾中坐、聖僧去後見華不萎乃知 行事鈔·訃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