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書名)嘗見行腳禪和。佩帶小折經目。奉為法寶。閱其名目卷數。與藏內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檢西遊記...子題:下事、上事、中下事、中中事、中上事、下下事、下中事、下上事、上下事、上中事、上上事 羯磨疏·立章懸判:...(1148~1213)南宋僧。杭州鹽官(浙江海寧)人,俗姓陳。字元實。號北峰。師事慧力德鄰。後謁當湖之竹庵可觀,修習...不假作意,與理體相應任運而修,稱真修;依真如理而起有心有作之修,稱緣修。緣修可視為真修之方便。此語原為地論師...【善清淨天不善清淨天】 p1149 瑜伽八十七卷三頁云:應知此中、有二淨天。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若唯能入世俗...(術語)蓮華合掌之稱。大疏十五曰:華手發生,謂作印,作印已,即運心供養也。...諸佛菩薩在因地時所建立的根本誓約。...數論,梵語 Sājkhya,音譯為僧佉,又作僧企耶;意譯又作數術、制數論。數論學派為印度六派哲學中成立最早者。相傳...梵語 ?loka。印度計算經論之單位。又作阿耨窣都婆(梵 anustubh)、 阿菟吒闡提首盧柯、室路迦、室盧迦、輸盧迦、輸...(術語)自瑩謂之光,照物謂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現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記三曰:光明亦二義:...(術語)僧伽Saṁgha之略。譯曰和或眾。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為眾。新譯家以為三人已上。智度論三曰:僧伽,秦言眾。...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1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台,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 (神秀示法詩) 2 菩提本無樹,明境變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時維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點二十分,德亮法師於廬山東林寺安詳示寂。世壽四十四歲,僧臘十二年,戒臘十...因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轉動,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別。這個地方有三段。 辛一、隨自在者智轉 得自在菩薩,由勝解...《濟緣》云: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文是說,現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學,修行既然失...社會上也說,人有一點隱私嘛,就算我是一點出家因緣的隱私了,其實很多人都喜歡問這個問題,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嘍...平日為人在懂得縮小自己, 時時謙虛,以禮待人,則所行無礙。 佛陀在時世,僧團中有一位比丘經常炫耀自己的貴族身份...問: 弟子是醫院離休的醫務人員,雖是護士專業,但是從事過院辦衛校的教學專業,自學過心理學、中醫、針灸、刮痧等...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覺得你佛教,說這些東西太消極了,太迷...
薦福道英禪師
【五燈會元】
饒州薦福道英禪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琉璃瓶貯花。」曰:「出世後如何?」師曰:「瑪瑙缽盛果。」曰;「未審和尚今日是同是別?」師曰:「趯倒瓶,拽倒缽。」上堂:「據道而論,語也不得,默也不得。直饒語默兩忘,亦沒交涉。何故?句中無路,意在句中。無意無不意,非計較之所及。若是劈頭點一點頂門,豁然眼開者,於此卻有疾速分。若低頭向意根下尋思,卒摸索不著。是知萬法無根,欲窮者錯。一源絕跡,欲返者迷。看他古佛光明、先德風彩,一一從無慾無依中發現。或時孤峻峭拔,竟不可構。或時含融混會,了無所睹,終不樁定一處,亦不系系兩頭。無是無不是,無非無不非。得亦無所得,失亦無所失。不曾隔越纖毫,不曾移易絲發。明明古路,不屬玄微。覿面擎來,瞥然便過。不居正位,豈落邪途?不蹈大方,那趨小徑?騰騰兀兀,何住何為?迴首不逢,觸目無對。一念普觀,廓然空寂。此之宗要,千聖不傳。直下了知,當處超越。是知赤灑灑處,恁麼即易。明歷歷處,恁麼還難。不用沾黏點染,直須剝脫屏除。若是本分,手腳放去,無收不來底。一一放光現瑞,一一削跡絕蹤。機上了不停,語中無可露。徹底攪不渾,通身撲不碎。且道畢竟是個甚麼,得恁麼靈通,得恁麼奇特,得恁麼堅確?諸仁者,休要識渠面孔,不用安渠名字,亦莫覓渠所在。何故?渠無所在,渠無名字,渠無面孔。才起一念,追求如微塵許,便隔十生五生。更擬管帶思惟,益見紛紛叢雜。不如長時放教,自由自在,要發便發,要住便住。即天然非天然,即如如非如如,即湛寂非湛寂,即敗壞非敗壞。無生戀,無死畏,無佛求,無魔怖。不與菩提會,不與煩惱俱。不受一法,不嫌一法。無在無不在,非離非不離。若能如是,見得釋迦自釋迦,達磨自達磨,幹我甚麼碗,恁麼說話。衲僧門下,推勘將來,布裙芒靸,不免撩他些些泥水。豈況汝等諸人,更道這個是平實語句,這個是差別門庭,這個是關[木*戾]巴鼻,這個是道眼根塵。遞相教習,如七家村裡傳口令相似,有甚交涉?無事珍重!」
上篇:昭覺純白禪師 | 下篇:尊勝有朋講師 |
(名數)一自力。世間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誡,自能以精進勇猛之力發菩提心,名為自力。二他力。世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