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術語)為論議之床也。智度論十一曰:便升論床結跏趺坐。...【三無性】 這是系針對遍計所執等三自性而說的,此又稱為三無自性性、三種無性。即就遍、依、圓三性,而論各無自性...(名數)比丘戒之四波羅夷罪與比丘尼戒之八波羅夷罪也。...又作略拜、即禮、速禮。指摺疊坐具置於地而行叩拜之禮。依大鑒清規載,古法規定小僧見大比丘時,須兩度展折坐具而禮...全一卷。朝鮮清虛休靜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二冊。書中載明參禪工夫之要旨,並附略解。其內容系論述一物不生不滅、心...即證得真實、無生滅變易之智慧。又稱常住智。諸法實相,離生滅而為無相,證此無相常境之智,已絕斷緣慮,則稱為無緣...修行與證果不異之謂。表示禪家證果之後尚修坐禪而無礙。即坐禪為佛行,不待證果,修證本是一如;修即證,證即修,故...(一)為九種顯識之一。又作正受識。以「三界唯識」為主旨之顯識論(真諦譯)中特立九識之說,謂三界有二種識,一為顯...【犯戒】 p0521 如五怖罪中說。 二解 俱舍論十八卷十六頁云:論曰:諸不善色,名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術語)Jantu,又作禪頭,禪豆,禪兜。譯曰眾生。玄應音義曰:禪頭,或云禪豆,禪兜。或云繕都,此譯雲眾生也。...(名數)經中說四有為法,又說三有為相,三有為相者:一生相,二住異相,三滅相也。此中第二之住異相,俱舍論有二說...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的心,接下來做什麼事呢?云何降伏其心?你就開始有資格談修行...
明代時江蘇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一戶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呂玉,老二呂寶,老三呂珍。呂玉家的兒子叫喜兒,六歲那一...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裡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見聞種種,佛光禪師總以慰勉...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夜六時,你那個戒定慧還在不在?這話頭是不是看了?能不能看一...有位族姓子出家學佛,修習禪定,證悟四禪,卻以為自己證得四果阿羅漢,得到究竟解脫。憂波毱多尊者知道比丘錯認消息...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當你被業力無情的拋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們的人生有著太多的不確...
明朝初年,京城有個叫鄭興兒的人,他在一個姓王的部郎家中做僕人,又老實又勤快,主人對他也很不錯。有一天,當時非...
容易跟特別難,這兩者是絕對相反的。有的說很難,有的說很容易,那看對什麼人說的。我們在西藏拉薩學法的三十多個同...
鼓山安永禪師
【五燈會元】
福州鼓山木庵安永禪師,閩縣吳氏子。弱冠為僧,未幾謁懶庵於雲門。一日入室,庵曰:「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不得向世尊良久處會。」隨後便喝,倏然契悟。作禮曰:「不因今日問,爭喪目前機。」庵許之。住後,上堂:「要明個事,須是具擊石火、閃電光底手段,方能險峻岩頭全身放舍;白雲深處得大安居。如其覷地覓金針,直下腦門須迸裂。到這裡假饒見機而變,不犯鋒鋩,全身獨脫,猶涉泥水。只如本分全提一句,又作麼生道?」擊拂子曰:「淬出七星光燦爛,解拈天下任橫行。」上堂,舉睦州示眾云:「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不得忘卻老僧。」師曰:「恁麼說話,面皮厚多少。木庵則不然,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直須颺下入處始得。」上堂,拈拄杖曰:「臨濟小廝兒,未曾當頭道著。今日全身放憨,也要諸人知有。」擲拄杖,下座。僧問:「須彌頂上翻身倒卓時如何?」師曰:「未曾見毛頭星現?」曰:「恁麼則傾湫倒嶽去也。」師曰:「莫亂做。」僧便喝。師曰:「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上篇:智者真慈禪師 | 下篇:龍翔南雅禪師 |
【菩薩作意修】 p1128 顯揚十六卷一頁云:二、菩薩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菩薩住菩薩法性;或未入正性離生,或已入正...
論床
三無性
四重八重
觸禮
禪家龜鑒
常智
修證不二
用識
犯戒
繕都
三有為相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推薦】云何降伏其心

不貪非義之財,終感得一家骨肉團圓
忙的沒時間老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憂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的重逢

明朝鄭興兒:不貪人財積德改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