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三卷十四頁云:問:心不生因,凡有幾種?由幾種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略有七種。由此因故,心不得生。何等為七?謂緣闕故,心不得生。如是作意闕故,未得故,相違故,斷故,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云何由緣闕故心不得生?謂內眼處壞,若外色處不現在前,廣說乃至內意處壞,若外法處不現在前,爾時由彼所生眼識,乃至意識,終不得生。如是名為由緣闕故心不得生。云何作意闕故心不得生?謂雖有內眼處不壞,外色處現前,廣說乃至內意處不壞,外法處現前;若無能生作意正起,爾時由彼所生眼識,乃至意識,終不得生。如是名為作意闕故心不得生。云何由未得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於下欲界,思惟麁相;於初靜慮思惟靜相。為欲證得初靜慮故,若於此道,不極作意,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不善修故,於初靜慮,未能證得。由未得故,初靜慮俱心不得生。又如有一,於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思惟麁相;於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思惟靜相。如前廣說。又如有一,遍於一切薩迦耶中,思惟苦相;於薩迦耶滅涅槃界,思惟靜相。為斷一切薩迦耶故,為欲證得涅槃界故;若於此道,不極作意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不善修故,不能盡證一切涅槃。由未證故,於諸結縛及與隨眠隨煩惱纏永解脫心,便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未得故心不得生。云何由相違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觸能隨順樂受諸觸,受樂受時,樂受相應心,現在前;爾時苦受,非苦樂受,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若觸能順苦受不苦不樂受觸,如前廣說。爾時樂受非苦樂受樂受苦受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又如有一,貪纏所纏,貪纏相應,心現在前;爾時瞋纏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若有瞋纏所纏,廣說乃至爾時貪纏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名為由相違故心不得生。云何斷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由善修習八聖支道故,證得無餘貪慾瞋恚愚癡永盡。彼於爾時,有貪有瞋有癡心等,隨一心法諸隨煩惱所染污心,彼由已斷已遍知故;皆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永斷故心不得生。云何滅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生無想天,入無想定,入滅盡定;於其中間,經爾所時。由斷滅故,心不得生。又如有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彼於爾時,畢竟滅故;心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滅盡故心不得生。云何由已生故心不得生?所謂一切已生之心,於現在生。剎那已後,必成滅法。彼現在時,由已生故,便不可生。彼若滅已,亦已生故,終不可生。如是名為由已生故心不得生。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指於諸佛、祖師聖像前,備供物聖膳等物供養。敕修百丈清規卷四兩序章(大四八·一一三二上):「聖僧侍者,貴有道心...(名數)煩惱障,智障也。新譯為煩惱障,所知障。貪瞋癡等諸惑,各有二用:一者發業潤生而縛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地名)又云無熱惱池。梵名阿耨達池Anavatap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贍部洲之中心...亦名:七佛略教偈 子題:毗婆尸如來偈、尸棄如來偈、毗葉羅如來偈、拘樓孫如來偈、拘那含牟尼如來偈、迦葉如來偈、...禪林用語。又作半合半開。本為佛學教相判釋之用語,開,為表詮(表顯)之義;合,為遮詮(舍遣)之義。於禪林中,常...(雜語)Maraṇa,譯曰死。名義集六曰:末刺諵,此雲死。梵語雜名曰:死,母娜。(Mṛta)。...住於陝西長安城東通化門外。系大歷二年(767)唐代宗寵臣內侍魚朝恩,為章敬皇太后而建。牛頭宗徑山法欽受代宗之迎...【九種無學聖者】 p0095 俱舍論二十五卷九頁云:諸無學位補特伽羅,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人生之因,皆由於業,經中說人生業相,節摘如下: 一、為人好喜美食,殺害生命,無有慈心者,從豺狼狸貓中來。...(堂塔)梵語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顯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心俱滅法】 p0351 品類足論六卷十五頁云:心俱滅法云何?謂心俱滅十處少分,除聲意處。...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有位少婦由於不被丈夫寵愛,心中鬱鬱寡歡,成為一種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婦倆更合不來。 恰巧有一位高僧來到...現在人都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於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一、神護誦經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壽春郡司理,曾經審理一宗謀財害命的案子。 那個犯人供稱,居住在離城大約有...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馬上跟他授記,授一種成佛之記。這裡的成佛指的...在與一位居士聊天時,他問佛教到底是怎麼樣的,自己忽然脫口而出說:佛教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如戲,但每一個人要努力扮...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我們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結嘆甚難。 前面是六方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有這個勇氣、有這個能力,在五濁惡世完成...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回玉佛寺打禪七,真是因緣殊勝,各方信心男女居士們這樣踴躍地來參加,種下這一...
七種心不生因
【法相辭典】
【七種心不生因】 p0063
上篇:七種念佛法身 | 下篇:七因恭敬聽法 |
(雜名)梵語。總言獐等類。見翻譯名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