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中邊論上卷五頁云:七雜染者。謂七種因。一、顛倒因。謂無明。二、牽引因。謂行。三、將導因。謂識。四、攝受因。謂名、色六處。五、受用因。謂觸、受。六、引起因。謂愛取有。七、厭怖因。謂生、老死。此諸雜染,無不皆由虛妄分別而得生長。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印相)梵語安怛祖那印。譯曰隱形印。摩利支天經云:左手為空拳,舒右手掌覆之之形。...梵語 vaidharmya-drstānta。因明用語。「同喻」之對稱。又作異品、異法、異法喻。為因明二喻之一。乃對宗(命題)...(術語)Pada又Padakāya,梵曰缽陀,又曰缽陀迦耶,譯為句。得詮其自性之差別即義理者曰句。重此句至二個以上曰句...亦名:無主房戒緣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殘法:「佛在羅閱祇,聽諸比丘作私房室,曠野比丘便作大房,乞求煩多,惱亂居...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稱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稱為菩提。然貪...梵語 bhiksunī,巴利語 bhikkhunī。又作苾芻尼、比呼尼、煏芻尼等。意譯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簡稱為尼。原指出...(名數)九種品類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機,行等,皆分此等九...【識住寂止】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三頁云:又由當來因緣滅故;於內身份,不取不滿;決定無有流轉相續,是名識住寂止...梵名 Candra。又作月天子、寶吉祥天子。音譯作旃陀羅、戰達羅、戰捺羅。印度婆羅門教將月神格化,稱為月天。為十二...【觀相】 p1468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頁云:云何觀相?謂聞思修慧所思惟諸法相。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頁云:云何觀相?...梵語 vāg-vijapti-karman 三表業之一。語,即語言。人之語言系以一種意思表示於人之作業,故稱語表業。據俱舍論卷...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
修行和做事業有些類似,成功的不多,失敗的很多。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就想去創業,去觀察市場,看某個成功人...
凡沙門、居士,見疾病人,須時看護之。 就是說有了生病的人啊,作為我們佛弟子來講。應該經常前往看視、看護。這個...漸源仲興禪師在道吾禪師處任侍者時,有一次端茶給道吾禪師,道吾禪師指著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興走近道吾禪師的...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謂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什麼叫淨心呢?平常無妄想、無...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第一段是說明,既然心外的境界是沒有的,為什麼我們內心會有種...
各人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須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過,以致不能持久。譬如挑擔,只有八十斤的力量,不可勉強挑一...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夠如法持戒、如法發願,有這種清淨願力的攝持,心中能夠放棄惡...
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念頭 。 第一個,瞋恚邪淫。假設我們的妄念,經常起...
七雜染
【法相辭典】
【七雜染】 p0051
上篇:七種慢 | 下篇:七真如 |
謂袈裟有十種功德,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又作十勝利。(一)以之覆身,離羞恥而具慚愧。(二)離寒熱、蚊蟲、惡獸...
隱形印
異喻
句身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緣起
煩惱即菩提
比丘尼
九品
識住寂止
月天
觀相
語表業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再怎麼聰明,也抵不過業力

看病的時候,應為病人念一偈子
是邪是正
人生一百種病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念佛的精進與調適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