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憙出麁言,多生嫌恨,故應棄舍;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鬥訟諍競;若觀因此令僧喧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訶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說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法華經化城喻品(...指隨意愛語、隨所愛法為說。據大智度論卷六十六載,菩薩為眾生說法,有二種愛語,即:(一)菩薩為憐憫眾生,故隨順其...(術語)因明宗法九過之一。即相違於現量所得之事實而立宗之過失也。如立宗而說聲非所聞,聲所聞之法,為與耳識同起...為道教設壇祭禱之一種儀式,即供齋醮神,藉以祈福免禍。其作法首須清心潔身,築壇設供,書表章向神靈祈禱。結壇之法...子題:囑授人籌、受籌、還籌、納籌、清淨妙偈 行事鈔·說戒正儀篇:「(一,先示打靜法)其維那浴籌已。至上座前打...修行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結成佛的果。...於密教入壇灌頂時,本尊授予行者「外五股印」,而與灌頂職位,稱為授手印。系以右手授左手,以左手授右手。此即「父...(一)指心之相狀。有心內相與心外相之別。心之本性清淨平等,稱為心內相。心隨諸緣而生種種對境,稱為心外相。[維摩...指密教金剛界之智法身,或指胎藏界之理法身。又稱四面如來。毗盧遮那佛即密教之大日如來,於胎藏界象徵理德,是為理...指禪林中僧眾日常修禪起臥之堂舍。又稱雲堂、坐堂、選佛堂、聖僧堂、枯木堂。禪宗七堂伽藍之一。即凡於禪剎掛搭者,...(術語)遮戒與性戒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遮性者,毗尼所制無出遮性。...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解脫之前必須做一些準備,就是指要打好道前基...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藥與病反,奈何以病為藥?蓋有形之身,不能無病,此理勢所必...
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清淨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
八十年代包頭有一隻鸚鵡,是一個愛好鸚鵡的人從四川重金購買過去的,想讓它學說人話。 但這只鸚鵡一開始就很頑劣,...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懵懵懂懂什麼都不了解,前三年離不開母親,自己生活不能料理,...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要過河,河的彼岸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我們要到達彼岸一定要假借...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
不調伏有情戒
【法相辭典】
【不調伏有情戒】 p0337
上篇:不讚實德等戒 | 下篇:不敬禮三寶戒 |
(名數)得預流果人所斷之三種煩惱。...
一城
二種愛語
現量相違
齋醮
說戒維那唱白法
修因
授手印
心相
四面毗盧遮那
僧堂
遮性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推薦】解脫的四要

病是眾生之良藥

煩惱的根源來自於顛倒
世間有四事不能長久

鸚鵡往生的事例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