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解脫之前必須做一些準備,就是指要打好道前基礎,也稱加行,是正式修行之前的必要準備。就像蓋房子,必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房舍會有崩塌的危險。學佛修道,必先修好加行,加行不修或修而不牢固,便無資格進入正行。邋遢修學,必多障難,難以見道證果。

大乘諸經論,都強調加行的重要性,有關於加行的內容和觀修方法。如三乘修定以持戒為加行;天台止觀以具五緣,訶五欲等為前方便;法相宗菩薩道位中以資糧位後,見道位前的曖、頂、忍、世第一四位為加行位等等。入門先修加行,本是佛教諸乘修道之通途。

藏傳佛教直承印度晚期成熟的佛學,更是十分重視修學次第,強調道前加行的修習,有系統、嚴整的加行修持法。如格魯派以淨信、修四無量心、思無常、發菩提心為四共加行,以出離心、菩提心、正見為「三主要道」。

漢傳佛教本來也重加行,天台的修學次第尤為系統。但自唐宋以來,禪、淨二宗盛行。禪宗專接上根利器,不立漸次,忽略一切方便行;淨土為諸宗歸宿,以信願二門為加行。禪淨二宗,尤其禪宗出於應機設教的特殊方便,對大乘解脫加行的修學強調不夠,沒能建立嚴整的加行觀修法儀,影響至今,難免產生諸種弊端。一些學人雖人佛門多年,卻連三皈依都不能清淨,拜神求巫,或則雖念佛、誦經、持咒、佈施,而無出離心,生不起菩提心,貪求世間福報,器量狹小,停留於低層次的神道信仰。

或則雖然證道心切,急於打七閉關、人山住洞,而因正見、資糧不備,業障未除,久修無獲,乃入魔發顛,喪身失命,實乃可惜。如此種種,皆是加行不備,因地不真,果招纖曲。鑒於此,筆者雖立願與一切眾生同得解脫之志,卻由於沒有生起相應功德。故多方尋訪善知識,努力閱讀經論,希望找到一條捷徑,早日實現願望。可是,從諸善知識的開示及閱讀經論的過程中卻發現,能踏上諸解脫聖者所共履的康莊大道最終獲究竟解脫,必須堅固淨信,有出離心、發菩提心與立清淨見。以下淺略談談對此解脫四要的膚淺認識。

一、堅固淨信

《華嚴經》云: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云: 「信能歡喜人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對佛法僧三寶的正信、淨信,是修學佛法的起點,進入佛道必經的門坎。沒有信心或信心不堅固而修法,狐疑不定,·見異思遷,三寶的加持無法人其身心,難以得到佛法實益。 《大智度論》喻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故菩薩五十二位以十信為初門,天台教以起圓「信」為解、行、證的基礎,即堅固淨信為人佛初門。人佛門或有心接觸佛教,無論受三歸依與否,皆應解決信的問題,去除疑惑,生起正信,堅固淨信。生起堅固正信,略有三種方便:

(一)親近善知識

善知識,指能引導、幫助行者修學佛法的師友。做為善知識須了解佛法,具正知見、有德行、有修持。更要與自己有緣,對之能生起信任。 《菩提道次略論》云: 「知識須具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實相、善說地、具悲憫、斷疲厭。此謂為弟子者,需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識而依止也。」善知識為行者趨向解脫的眼目與導師,對學佛法極為重要。宗喀巴大師云: 「喻如大樹無固根,則枝幹花果不能生,即生亦隨萎。」此喻若不得善知識加被、指導,一切向上之果皆不得成。對親近的善知識,必須謹慎觀察選擇,不能依名望,要重在實德。依止之後,對善知識應尊重恭敬,虔誠諮問法要,求其解答疑惑。

(二)聽聞正法

這是正確認識佛法而生起正信的根本途徑。初學者應多聞多聽,參加佛學講座或看一些引導初學者的光盤,讀一些關於佛學基礎的書。對佛法獲得整體性的大概了解,然後再由淺人深,研讀經論原典,如《四阿含》《金剛經》《楞嚴經》《維摩詰經》等。有餘暇者應更廣閱教典,將佛法與各種世間法反覆研究,用心思考體會,確信佛法為無上的真理。

(三)閱讀佛教史傳

從佛法流傳和實踐的歷史,認識佛教。了知佛教教理產生及經久流傳的根源,了解佛教淨化人心、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作用和價值,認識佛法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特別應閱讀有關佛法與現代文明、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比較研究的文章著述,認識佛法歷久彌新的寶貴價值。

(四)觀三寶功德

生起堅固淨信,須對三寶的功德和皈依三寶的利益進行觀察思惟,由正確認識三寶,生出對三寶的由衷敬信,從而以三寶為真正的皈依處。

觀佛寶功德,據佛傳和佛典有關記述,釋迦牟尼佛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貴為太子,為求徹底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而捨棄王位妻子,出家修行,窮諸外道之所證,終於夜睹明星而證大覺。說法教化,創立教團、言傳身教,有史可考。道傳全球,德彌三界六道,被尊為「三界導師」。確信佛陀諸惑盡淨,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超人功德。佛身相好, 《譬喻讚》云: 「佛身相莊嚴,端妙眼甘露,如秋空無雲,從星而嚴飾。」

《維摩詰所說經》云: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但現在則如此,利根者,須廣為開示,鈍根則總略而說。悲智為佛之意德,智德能遍一切境;悲德能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確信大乘經所言歸信佛、念佛、供養佛,必為佛所護念加持,得世出世間的殊勝利益。 《楞嚴經》云: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觀法寶功德,依法修行。 《正攝法經》云: 「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現,法為其主,從法出生,正法行境,依於正法,法所成辦。」此法由佛及無數佛弟子通過禪思等修行實踐所證實,真實不虛,如實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相。指明了徹底解決人的生死問題,超越世間法而又包含世間的倫理、政治、哲學、宗教,超越而又不離理性,是我們的人生指南,安身立命的根本。思維如是正法,是佛陀長劫追求,歷盡千辛萬苦,方才證得。佛法東來,凝聚著求法、翻譯大法者的血汗與虔誠,來之不易,得之甚難,應當頂戴,以為究竟的歸依處。思維佛法的心髓,指明眾生皆有佛性,本有寶藏,只要依法修持,一定能開發出來,圓滿佛果。

觀僧寶功德,應觀一切賢聖僧,如觀音、文珠、普賢、地藏等菩薩;羅什、慧遠、道宣、慧能等高僧,見道證果,梵行清淨,住持佛法,堪作我們最為可靠的師友、助伴,為究竟的皈依處。 .

觀三寶功德而生正信,未受三皈者,應依住持三寶受三皈法;已行三皈者,應觀三寶功德而修三皈,以堅固淨信,任何外緣皆不可轉移。如《優婆塞或經》云: 「若皈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天魔外道,若皈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寧捨身命,終不依外道邪眾。」三皈依不僅是人佛門的第一道門坎,初學必修,在從凡夫地至佛地的整個修行過程中亦皆不離此。大乘各種禪法,皆以修三皈依為首。這是得到三寶護持指導,如法修學、不起魔障的根本保證。

二、出離心

出離心,指遠離三界生死的願心,這必須消除對現世的貪著與後世的貪著。

現世貪著,是指對現世名聞利養,財物、眷屬等的貪求,希求今生能夠得到比世上任何人都豐富的衣食、名利等。要消除此貪著,應思維得人身難,觀眾生於六道輪迴,生為人道的機會十分難得。如經上所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塵,可知人身難得,豈能貪著放逸?然而人的生死卻又極其無常,經中有喻說,有人在曠野散步,一不小心落在枯井裡,虧得一手攀住井裡的枯藤,才不致落人井底。

井底有四條毒蛇,張口吐舌地望著他。一隻老鼠正在咬枯藤,說不定就會斷下來。在此危急關頭,仰頭見藤上有蜂蜜,他伸舌去舔那蜂蜜,便什麼都忘了。甚至蜂群飛來螫,他還在甜蜜的享受中而不知螫痛。此喻是在說眾生在生死長河裡,由於業力所感的五蘊身隨時都受著死亡的威脅。枯藤,指命根,老鼠咬的那枯藤,如無常的侵逼,一息一息地過去,命根很快就斷了。無論是枯井、枯藤、鼠咬,都是說無常的苦迫;四蛇,比喻地水火風四大,四大不調合,就會生病而致於死,如毒蛇傷人;蜂蜜,如五欲的快樂,人在生死無常的苦迫中,享受少許的苦果也不管。為了解脫輪迴,必須捨棄對現世的貪著。

佛在經中教誡弟子們說: 「人命在呼吸間。」我們生命確實不定,我們的生活不論現在、未來總會遇到一些麻煩。面對世界,我們應該真正地警覺到生命的不定性,思考生命短暫無常,一口氣上不來便與世永隔。因死亡要來,從不預先通知,使人輒不及防。尤其意外之來,有如疾風暴雨,或食未咽而死,或語未終笑而死,恆令人無可提防。經云: 「明日與後世,孰先孰後,渺不可知。」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殺死我們,而我們又沒有辦法來保護自己,不是嗎?當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品嚐葡萄時,卻會因一棵葡萄核卡住喉嚨而死亡。據統計,有百分之八十的致死性災害是發生在家中,在某些情況下,就連吃飯用的筷子也能要人的命。無論人們在食物、衣服、維他命、健康俱樂部和醫藥上花多少錢,這些都無法讓人們免於死,甚至它們可能成為劊子手。

有可能在吃健康補藥時,卻因量過多而中毒死,或可能對於本來要治人病的藥起了要命的過敏反應。生命是無常的,不像衣服能破了就補,也不能因為短了就加長,要知道人有生必有死,就是聖賢大法亦難免。經云:佛之相好金剛身,亦示現無常相,況此血肉如沫之身如何能長住?聖賢雖人寂,但不同凡夫之生死,他是為示現有生必有死,所以他們的肉身也不存在。過去大德,如羅什、玄奘、窺基等,不見其身,惟存其名。又如達摩祖師,梁武帝派人來請其人宮,請不動,便用繩綁住,再用馬來拉,繩子都拉斷,未能移其座;又宗喀巴大師,為大威德化現,但均未逃此例而不死,何況凡夫惑業招感的煩惱熾盛之身,豈能不速速依十佔三寶,時時念死無常而精進修行呢?

世間一切皆無常,我們要正確了知事物的本性,當知器世間無常為眾生共業所感,看似堅實,至劫壞時,如水火風災,即一切毀滅無餘;有情世間亦無常,沒有一個能倖免於死。特別是婆婆世界五濁惡世,死緣多而易遭,人壽無常,有如逝水瞬沒,去日苦多,我們何時、何處、何法死?都不能知道。經云: 「明日死至不可知,速起修持勿放逸。」

所謂後世貪著,即由於今生苦多樂少,而積極修善,希望來世能生活美滿愉快。如我希望來世能活得像梵天帝釋或富貴達人那樣住最好的地方,用最好的東西,生活在幸福快樂之中,這些都是對後世的貪著。要消除此貪著,應觀因果輪迴苦。即觀由緣起法則所規定,有生必有死,死後非如此滅,而必有生死相續,業果相續,必然被生前所造的業力所驅牽,輪迴於六道之中。因為業果特別微細,如果我們未能徹底解脫輪迴,任何罪業之果都會讓我們重新在生死中輪迴。生於善道者甚少,墮惡道者極多。如一日之中,無一刻不在三毒包圍之中,而對於慈悲心念,絕難生起,尤其於仇人詆毀,不惜增盛其詞,必盡其極而後快。

故經中曾譬喻說,人死後墮惡道者多如大地土,生善道少如指爪上塵。惡道眾生,餓鬼恆為飢渴所迫,較人中最極貧窮者,其若更劇,且壽命長於人數百千倍;地獄而生常受烙湯爐炭,刀山劍林,鋸割礁磨等劇苦,其壽命比餓鬼更多倍,畜類愚癡無知,或受人驅使鞭撻屠宰,或互相食啖,常懷驚恐怖畏。三善道中,阿修羅常為瞠恚鬥爭所苦,身心不得安寧;縱生為人,經住胎之迷,改頭換面,忘記前世,又從頭受八苦交迫,而且人間多聲色名利誘引污染,造惡習易而行善難,最為危險;諸天雖樂,能往生者極少,縱能生天,壽長經劫,亦終有五衰相現。陽春白雪人下五道之時,即使貴為天帝,驢胎馬腹之虞,其苦尤劇,當思世間諸苦中,輪迴之苦,最深最巨,世間諸可怖畏中,輪迴一事,最為可畏。怖畏輪迴,當志求出離。

出離心為世間之因,萬丈高樓平地起,若無離心或出離心不堅定,必貪著三界,縱修行塵劫,至多得長壽天之果,不可能超出生死。然發出離心,仍局於小乘,還須進一步發大乘菩提心。

三、發菩提心

發起自覺覺他,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脫之願心,此名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譯為道,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種子和本因,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礎,為行菩薩道的本源動力。 《大日經》云: 「菩提心為因。」 《集一切法三昧經》云: 「一切法無有不入初發心中。」發菩提心為大乘根本四加行中最重要的一門,此心一發即人菩薩之數。更護持不令忘失,則隨其所作,乃至舉默動靜,談說戲笑,皆成出世間之修行,皆成究竟解脫之資糧。菩提心不發,或雖發而不真不固,多所忘失,即使念佛修行、坐禪習定,皆成世間有為法,不能生出出世間果報。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云:「嘗聞人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菩提心為大乘解脫之本。

觀一切眾生而發報恩心,觀我與眾生互相緣起,眾生於我皆有大恩,理當報答。可從父母觀起,思父母養育劬勞,菩提心生, 「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幹去濕,咽苦吐甘」。撫育兒女長大,為衣食住而付出多少血汗?經云: 「百善孝為先」就是報恩。此孝非儒家講的傳宗接代之孝,亦非衣食金錢等供養就是報恩,最上等的報恩應該是將他們安置於究竟的快樂中。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云: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物質只能與父母暫時享樂,並不能助父母度過生死的長夜。觀諸世間,真正的報恩是唯有以法雨滋潤父母的心田。又觀六道眾生,自無始以來輪迴不休,莫不曾有過父母眷屬的關係,皆為過去世父母。經中說: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眾生於我皆有深恩,應平等報恩,誓願普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只有這樣才能報佛的深恩, 《楞嚴經》偈云: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觀眾生苦而發大悲心,悲即拔若,亦可想念自己最親最愛的母親還在生死苦海中掙扎,無有依靠,一切眾生莫不如是,自己悲傷難過,深發悲隱濟度,拔苦與樂之願。觀眾生雖出具佛性而迷昧不覺,執持邪見,不信因果,殺盜淫妄,造成諸惡業,妄受苦果。歪曲人應有的形象,空辜負難得的人身,實可悲隱,我當喚其覺悟,濟其脫苦。這種大悲心,為菩提心之根在,成佛的根本,四無量心觀中的悲無量心觀,是專門觀眾生苦而增長悲心的。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捨是冤親平等。養成慈悲喜捨的情懷,是入門者應學。

觀佛果功法而發向上心,當觀佛圓滿開發了自性慧海得大自在、大解脫,具三明、六通、四無畏等。具有無所不知的大智慧,以無緣大悲,住無住處涅槃境,盡未來際,濟度無量眾生而不休息,我們應以佛為楷模,以成佛為目的,向上追求,立志臻於圓滿正覺之城。

經過以上數數思維修習,對眾生有了真切體會,能視眾生之苦為自己之苦,視眾生之樂為已樂,就能堅固起廣度一切眾生的悲心願。雖能生起這樣的心,但目前的事實是自己能力還不夠,不要說是一切有情,就連引導一個有情的能力都沒有,那麼究竟誰有此能力呢?世間除了大智的佛陀才能任運度生,徹底做利生事業外,其他沒有哪一位宗教家,哪位賢者偉人能做到。所以為利一切有情,我要盡自己最快的速度獲得這種佛位,以這樣的思維生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菩提心。

此菩提心是一切佛經的心要,是一切佛果菩提唯一的修持中心, 《人行論》說: 「攪動正乳,剔出酥精華。」以及「多劫之中善思維,諸佛見此最有益。」宗喀巴大師說: 「大乘道命為發心,是菩提行根本依,能轉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芷。」菩提之果的成就,必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心要。因此想成就佛果,就必須發菩提心,願見聞者依上面所講的次第修,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四、立清淨見

清淨見,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空性正見。

宗喀巴大師說: 「佛法的核心就是空理。」所以「佛」被稱為空王,而空性智慧又被稱為「佛母」。經云: 「方便為父,般若為母」也就是說諸佛菩薩是從空性智慧中產生的,故稱為「佛母」。迷此理者為凡夫,悟此理者則為佛。因此, 「空性正見」又稱為法中之王,諸法之統帥。就是我們普渡眾生的這顆菩提心,只要能與空性智慧結合起來,即可成為勝義菩提心,才可稱為究竟圓滿的菩提心。在這顆勝義菩提心下所行的菩薩行,也因此而會變得神聖有力。如果沒有這大智慧,只停留於世俗菩提心,還不到聖位。只有在空性正見的基礎上,才能使菩提心變得更加的神聖和有力,可見,這個空性智慧對一個學佛者是何其重要。

(一)清淨見

清淨見,也稱為離增益,損減兩邊的「中道正見」。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的,本來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性。眾生無始以來的妄執習氣,於本無實性的法執為實有,就是「增益執」,也叫「有見」、 「常見」;一切法雖無實性,但依一定的因緣,決定當生、當滅,並非全無。以因緣而產生,由因緣變化而變化,故其性是空。並不是說因緣所生的法不存在,而是因因緣在不斷的變化,所以是空,如果將諸法無實性理解為什麼都沒有,這就叫「損減執」,也叫「無見」、 「斷見」。

這常、斷二見都不合於真理,偏於一邊,也就是「離增益、損減」執。離兩邊的中道正見,既不執諸法實有的空性,也不否認它的緣起存在。如實了知諸法,因緣而有,故無獨立自性,而不墮「斷邊」。由此正見,不墮二邊,故名中道。無始以業的無明實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要由此清淨見才以斷除。若未得此見,不能有出離心、菩提心,任憑如何修學,終不能斷煩惱。因此清淨見是大小乘一切道心的命根,最為重要。

(二)云何樹立清淨見

我們在六道之中無奈地受生受死,歸咎於無明的我執,亦即對「我」這個概念的誤解。只要成就真正智慧,便是直接地對治缺少智慧之無明,所以便能解脫自在了。去我執法執,得生空法空,由根本智而起後得智,圓滿佛果。

先談「我」的存在方式。在一般理解中, 「我」是一個實在個體,有自性、獨立地存在。那我是誰?我是張三嗎?若換成叫李四,我還是我,名是一種表象,可隨意變化,無實在的自性,非「我」的本質。名相只是一種概念上的假名, 「我」非假名而存在。

人的身心由「五蘊」而成,即眼、耳、鼻、舌、身構成的色與受、想、行、識構成的心組成。這樣「我」要麼與「五蘊為一」而存在,要麼與「五蘊為異」而存在,別無第三種存在形式。若「我」與「五蘊異」而存在,就是在「五蘊」之外,有一個「我」存在,即離開身心之外,有一個「我」存在,這就不是我;若我與五蘊合為一體而存在,那麼不可能在五蘊外另有一個我存在,即第六蘊。那它的存在形式就可能色、受、想、行、識裡存一個「我」,若這樣,結果「色」裡有個「我」, 「我」又是身心的合一。既是身心的合一, 「色」裡就應有個「識」, 「受」裡也同樣有一個「識」,這樣推下去,一個「我」就有五個心識,受、想、行、識亦各有一個心識,這顯然是不對。

由上可見,並沒有一個實我存在,但也並非否認緣起的存在,而是將緣起視為空性的顯現,如幻覺遊戲,不加以執著,如若這樣,便成就人無我。

有關萬物之存在方式,主要是照見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相依相聯繫而存在,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確信法無自性,並放棄對事物的執著,也可用人無我的分析法來辯證法無我。

如《心經》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正見不只是由見空來破常見,也是由見緣起的有來破斷見;又能以性空為自性而非究竟無除斷見。了知因果緣起與自性二者是相輔相成,是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

可知空性不是某種真實存在的物體,也不是空無所有或虛無。真正的空性,離言語相,絕心緣相,因此無法用文字研究,只能體驗。只有把理論放人修行中實踐才能體會到「空性」。見空性則能解脫煩惱束縛,也是究竟圓滿菩提的基礎。由於「空性見」讓我們了解苦的客體並無自性,故不會被苦難壓垮。了解主體的空性或無我,就不會局限於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空性之見無界限,濟生之境也無限。要究竟圓滿生起勝義菩提心,必須對空性有所了解,只要徹見「無我」,才能有完整的菩提心。依出離心而發菩提心的菩薩,主要依此空性見才能斬斷煩惱,才能放棄對「我」的執著,而真正利益眾生。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最初若沒有「信」就不會人佛門,所謂「信為能人」;淨信而人了佛門,卻仍貪著世間五欲,就無法使心趨向解脫之道,故應生起出離心;只有出離心,若沒有菩提心,便僅停於二乘,就無法步人大乘解脫道,故應發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沒有「空性見」,二障就無法斷盡,故應起清淨見。可謂信為人門之基,出離心為菩提心的前提,空性見又是出離心的保證。

因為菩提心的一個特徵就是必須要生起度眾生出輪迴之心,如果不放棄對「我」的執著,出離心是生不起來的,同時只有在空性正見的基礎上生起的菩提心才是究竟圓滿的。所以這四者相輔相成,是究竟解脫不可缺一的四要。按諸經論所言,只要具備了解脫的前方便,有了資糧,達見道證果乃至成佛,並不需很長時間。現今多數學人久修不證,主要原因是資糧未備。在此,願諸位佛子真切地堅固我們的淨信,思維三界如火宅而生出離心,依於出離心生起菩提心,起清淨見,因圓果滿至究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