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八卷七頁云:退墮者:謂諸菩薩五退分法;應知。一、不敬正法及說法者。二、放逸懈怠。三、習近煩惱。四、習近惡行。五、與餘菩薩校量勝劣,起增上慢,及於法顛倒,起增上慢。勝進者:謂諸菩薩五勝分法。即如其次第,翻前五種黑品;應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復次苦法略有八種差別,謂有廣大不寂靜苦、有寂靜苦、有寂靜不寂靜苦、有中不寂靜苦、有微薄不寂靜苦、有微薄寂靜苦...刻有經文之石柱。又作石幢。一般多使用八角形之石柱,其上刻以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此風盛行於唐朝中期至五代遼金之頃...(一)位於浙江杭縣秦亭山(又稱葛嶺)之西。俗稱喜鵲寺。創建年代不詳,為唐代元和年間(806~820)牛頭宗徑山法欽之...(天名)鎖與鎖同。梵名商羯羅Śaṁkara,譯作骨鎖,自在天之化身也。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羅者,此雲骨鎖。外道有言...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門。先從名色而始者。至論諸法本原清淨。絕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二而辨其二者。以...(術語)凝然圓寂之涅槃也。寄歸傳四曰:令學四真,證圓凝之兩得。...【諸受欲者於現法中有三種義】 p1363 瑜伽七十一卷二頁云:復次諸受欲者,於現法中,有三種義。一、追尋財寶,二、...(植物)Naradhara,華名。譯曰人持華。慧苑音義上曰:那羅,正言捺羅,此雲人。陀謂陀羅,此雲持也。其華香妙,人...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師吉藏(549~623)撰。又稱法華經玄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本書乃吉藏依三論教旨,以闡釋法...《高僧傳》,或作《梁高僧傳》,十四卷,梁釋慧皎撰。《隋書經籍誌》雜傳類誤題作釋僧祐撰,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1163~1228)宋代曹洞宗僧。明州葦江(即今浙江鄞縣)人,俗姓俞。為足庵智鑒之法嗣。歷住華藏褒忠寺、建康清涼寺...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
有一天,尊者阿難請教佛祖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是否有這種香,遇逆風也會香,遇順風也會香,遇逆順之風也會香呢...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阿那邠祁長者身患重病,舍利弗尊者以天眼觀見此事,隨即跟阿難尊者說:你...為什麼要拜佛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還是我們需要拜佛? 佛就是覺者。覺就是對一切事、理都明白清...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人到了壽命臨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闆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
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唐黃檗希運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工作,就...
這個生命的改造,簡單的說,就是破除我們的邪執,使令我們離苦得樂。要達到這個目的,在經論上說,必須有兩個主要的...
佛陀在《善生經》裡,規定父母當以五事養育子女。 父母養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惡;二是教授子女...
五退分法及五勝分法
【法相辭典】
【五退分法及五勝分法】 p0287
上篇:五補特伽羅品類差別 | 下篇:內心住 |
(菩薩)觀世音之別稱。...
苦法
經幢
鳳林寺
骨鎖天
名色
圓凝
諸受欲者於現法中有三種義
那羅陀
法華玄論
高僧傳
天童如淨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你聞過世界上最妙的香嗎
阿那邠祁長者投生天道緣
大醒法師《拜佛要訣》

臨終時老實念佛,必能往生極樂世界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

【推薦】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淨界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