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九卷十三頁云:云何菩薩方便不施?謂諸菩薩、不忍直言遣來求者,謂我不能惠施於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發遣。云何施設方便善巧?謂諸菩薩、先於所畜一切資具,一切施物,為作淨故;以淨意樂、舍與十方諸佛菩薩。譬如苾芻、於己衣物,為作淨故;舍與親教軌範師等。如是菩薩、淨施因緣,雖復貯畜種種上妙一切資具,一切施物;猶得名為安住聖種,生無量福。常於此福、多思惟故;於一切時,隨逐增長。恆於一切作淨施物,如佛菩薩所寄護持;見來求者、即應觀察;若隨所欲作淨施物惠施彼時,稱當正理;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於諸眾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淨施物,施來求者;令所願滿。若觀施時,不稱正理;即應念先作淨施法,告言:賢首!如是等物,是他所有;不許施汝。軟言曉喻,方便發遣。或持餘物,二倍三倍,恭敬施與;然後發遣。令彼了知菩薩於此,非慳貪故;不欲施我。定當於此經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於我。當知是名菩薩巧慧而行法施。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名)於神佛立願之人。...謂萬有之實體真如,唯是一心,止觀曰:一心具十法界。 一切諸法,皆於一心中而圓具之,是故應了一心圓具之法也...【六經十一論】 唯識宗所依的經論,有『六經十一論』。在六經中,以《解深密經》為本經;在十一論中,以《瑜伽師地...南朝梁武帝嘗披袈裟,自講放光般若經,人稱為佛心天子。[碧岩錄第一則] p2612...(雜名)造僧籍入官者,謂之供帳。佛祖統紀曰:唐玄宗開元十七年,敕天下僧尼,令三歲一造籍,供帳始此。敕修清規曰...為已逝王侯貴族作功德而建之寺院,稱為功德院;為守護墳墓而建之寺院,則稱墳寺。於日本亦有類此之氏寺。功德院之興...【有行】 p0538 瑜伽九十六卷四頁云:又有想定,名為有行。 二解 如諸心心所有眾多名中說。...(職位)禪寺入寺之年少未得度之童子名。或云道者。...謂以持戒之功德,往生極樂淨土。觀無量壽經舉出欲生極樂國土者,當修三福,其中第二福為(大一二·三四一下):「受...(名數)第一人入水則溺。不習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闡提。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譬人天乘之將...指三種審慮對境之精神作用。即:(一)對境取正因邪因俱相違等之相,加以審察思慮,稱為審慮思,又作加行思。(二)審慮...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從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這位青年對妻子,非常的愛護與體貼,可是他的妻子,對丈夫並沒有真情實愛,...
關於精進修行這一點,連外道都很強調。 有一個修仙道的,拜了一個老師。老師說你想修仙道啊,就給他一個木鑽子,讓...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間有名的江南八大劍俠之一。 有一次,他遊歷四方之後,回到闊別八年的故鄉,在村外看見一個八九...
1、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數是內心思想的外在顯現。一個人起嗔恨心,那...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隨汝心中選擇你...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仙?畜生啊,你指什麼仙呢? (提問者:就是總附在人體上作...
禪觀與淨土,它的重點就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結合。為什麼念佛的人要把禪觀的智慧做一個結合呢?...
在修行過程中都是凡夫,對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沒有熱情這也是可以理解,因為你修行的大慈悲心還沒有出來,當然別人的...
方便不施
【法相辭典】
【方便不施】 p0376
上篇:方便語化 | 下篇:方所示現 |
禪林用語。白衣,於佛教中多指在家人,然此處則泛指一般無位無官之在野平民。白衣拜相,謂本無任何地位官職之一介平...
願人
一心圓融
六經十一論
佛心天子
供帳
功德墳寺
有行
童行
戒門往生
七眾溺水
三思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愚婦詐死

外道精進的故事
妒火殺死親生子

令外貌莊嚴美麗的好方法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附體的仙是造什麼業才得這種果報的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