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二卷三頁云:出世間初靜慮者:謂先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入初靜慮根本。不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然或於色受想行識所攝諸法,思惟如病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無我。或復思惟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或復思惟真如,法性,實際。如是於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實際已;於如是法,心生厭怖。生厭怖已;於不死界,攝心而住。或於真如法性實際,攝心而住。此處無分別智,及彼相應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轉依。由深入所知義故;則能永斷隨眠。非一切煩惱之所依處。不退轉法。如是名為出世間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應當廣說。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系菩提流支等就華嚴經九會之說法所立之三種說時。即:(一)九會中前五會之說時,即成道後之初七日。(二)第六會以後之...(術語)天台宗區別釋迦如來一代之教法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之五時。此五時之教法,托於涅...禪林用語。意謂沒有手可抓之處,即無可把持之意。又作無巴鼻、沒可把。巴,同「把」,指把柄、根據之意。巴鼻,指拴...(經名)三卷,唐輸婆迦羅譯。與趙宋法賢譯之妙臂菩薩所問經同本。屬於密三藏中毗尼藏之秘經要典也。開元錄九曰:蘇...(雜名)大日如來之尊稱也。金剛頂大教王經上曰:薄伽梵大毗盧遮那能為自在王,演說金剛界無邊功德法。...云何煩惱增上所生諸業?謂若思業若思已業,總名業相。又有五種業,一取受業,二作用業,三加行業,四轉變業,五證得...亦名:無場大界通結聚落、大界通結聚落、大界有村得合結、僧界有村不妨 子題:界威力故惡鬼不得便、村、聚落、攝僧...梵語 varga,巴利語 vagga。即品、篇、章、部、類。舊婆沙論譯為跋渠,新婆沙論譯為納息。有區分、聚合之意;即同一...(術語)勝論所明六義句之第六。舊譯無障礙,新譯利合。百論疏上之中曰:六三摩婆夜諦,此雲無障礙諦,如一色色香遍...(儀式)又曰追善。追薦者為死者追薦福之義,追善者為死者追修善事之義,追薦為典語,追善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為自恣作法之一。夏安居最後一日為自恣日,於此日中,特請僧眾中之有德者,舉發安居期間比丘之犯罪,其人乃舉罪告僧...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
問: 師父,某寺院的護法居士給我打電話說:你得來我們寺院花錢做佛事,否則就得有大災。我現在很害怕,怎麼辦? 明...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怠,故有十種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謂菩薩慧解精勤,行業...裴度是唐朝人,年輕時,一貧如洗,在鄉下的私塾中以教書餬口維生。他的學問雖然淵博,無奈時運不濟,屢試不中。 有...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當然痛苦;覺悟後,就會得到解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過快樂的日子,但是有很...
其他法門,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難。好像我們要游過長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身上背一塊石頭,由此岸游過長江到...一、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據說,晚年的白居易對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於是不辭勞苦,到深山老林中去拜訪...
當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時,有一天來到南海普陀山,看到那裡三五成群的和尚拿化緣的錢來賭博,有的甚至還抽煙,乾隆對...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韋提希夫人看了這麼多的清淨...
出世間定
【法相辭典】
【出世間定】 p0482
上篇:出定善巧 | 下篇:出世間智 |
(術語)四曼中之法曼荼羅也。...
三時華嚴
一化五味之教
沒巴鼻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
自在王
煩惱增上所生諸業
攝僧無場大界通結聚落
納息
三摩婆夜
追薦
作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怎樣看待去寺院花錢消災

「精進」有十種利益
一念仁善頓改貧夭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自他二力的淨土法門
為何惡習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乾隆皇帝遇觀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