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七卷八頁云:若謂異生聲聞,名未得眼。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語)禪林之語。副寺役人每日僉定收支,呈於方丈,謂之日單,又云飛單。飛單者,一日所記條目不多,數紙往來如飛...(術語)智慧之用,能解了諸法也。五句譬喻經三曰:慧解可修經戒。梁僧傳序曰:慧解開神則道兼萬億。...梵語 mahā-muni,巴利語同。為對佛、菩薩及大聲聞等之尊稱;有別於世俗之聖人。如大聖普賢菩薩、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地名)林名。探玄記四曰:伊那婆那,此言王林,謂佛為太子時,在此林中生,故立名也。梵Airāvaṇa。...為日本天台真盛宗總本山。位於滋賀縣大津市北隅。山號戒光山。草創於推古時期,其後最澄、源空加以興建,遂成為敕願...(修法)凡治魔障者,或念三歸五戒等,或誦般若經,菩薩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經所說之治魔咒。見小止觀,起信疏等。又以...(人名)Bhūtamati,比丘名。譯曰至誠意。見月明菩薩經。...梵名 Abhidharma-sajgīti-paryāya-pāda。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譯。又作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略稱集...唐代禪僧。法諱源禪。生卒年不詳。屬青原行思法系。從學於石霜慶諸,並嗣其法。以師曾於潭州(湖南長沙)雲蓋山大舉...(術語)謂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為具足圓滿之戒。行事鈔上之三曰:欲紹降佛種為...又作磨司、磨下、碓房。在禪林,有專供舂米磨面之屋院,稱為磨院。掌理磨院之僧職,則稱磨頭。[禪林象器箋職位門]...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大慈悲的佛陀在臨走之前,把他所覺悟的道法放在音聲當中,放...
夫欲誦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肅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觀所坐之座高廣嚴好;次觀座下皆有天龍八部、四...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盡量發揮自己的優點,為人群服務,才能展現生命的妙用。 戰國...
接手書,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
佛陀提出了四種譬喻來解答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兩種譬喻是說明達妄本空,另外兩種譬喻是發明知真本有。我們看這地...佛法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叫事,一個叫理。事就是事物本身,理就是事物裡邊所隱藏的規律。聽開示是從理上感悟佛法;念...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管我們生命當中發生什麼事情,你就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為心...
《大乘入楞伽經》 佛言:『大慧!羅剎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說尚發慈心、舍肉不食,況我弟子行善法者,當聽食肉?若...
未得眼聲聞
【法相辭典】
【未得眼聲聞】 p0490
上篇:未與果種子 | 下篇:未生惡不善法 |
【三苦建立】 p0196 顯揚十五卷三頁云:復何因緣,建立諸行,唯有三苦;不多不少?答曰:自相,自分別,不安隱,苦...
飛單
慧解
大聖
伊那婆那
西教寺
治魔法
浮曇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志元
具戒
磨院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現在能聽聞佛法,應該珍惜這一因緣

欲誦經滅罪,當做此觀心法
了解自己的優點

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

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理跟事不能分開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