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蘊足論八卷四頁云: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汝等若能永斷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還一法。謂貪若永斷者,我能保彼定得不還。如是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誑、諂、無慚、無愧、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憤發、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惡欲、大欲、顯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惡言、樂惡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貪、非法貪、著貪、惡貪、有身見、有見、無有見、貪慾、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瞢憒、不樂、頻申、欠呿、食不調性、心昧劣性、種種想、不作意、麁重、抵突、饕餮、不和軟性、不調柔性、不順同類、欲尋、恚尋、害尋、親裡尋、國土尋、不死尋、陵蔑尋、假族尋、愁嘆苦憂擾惱,於此一法若永斷者,我能保彼定得不還。爾時世尊為攝前義而說頌曰:貪所繫有情,數往諸惡趣。知者能正斷,不還此世間。如是貪癡,乃至擾惱,一一別頌,如貪應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身識】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以身根為所依,以觸境為所緣,隨根立名,而名身識,產生對觸境的了別作...日本三講之一。朝廷每年五月選擇吉日,召請東大寺、興福寺、延曆寺、園城寺僧侶,於宮中清涼殿講說金光明最勝王經,...Mouzilihuolun 中國佛教論書。通稱《牟子》,亦稱《理惑論》。據唐神清《北山錄》稱,原名《治惑論》,唐人避高...(菩薩)譯曰大笑金剛。陀羅尼集經八曰:跋折羅吒訶沙身,唐云大笑金剛。梵Vajra-aṭṭahāsa。...增上緣之一。為「無力不障」之對稱。謂付予助力,使之增強,以補其力之不足,使無障礙。 p5904...(術語)執著於有之邪見。又云常見。智度論七曰:有二種見:有見無見。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空等,依止...(佛名)七佛藥師之一。東方過五恆伽沙佛土妙寶國之佛名。發八大願者。...(術語)大曼與羯磨為身密,法曼為語密,三曼為意密。見觀名目六。...諸法,世間與出世間之一切萬法,乃差別之現象、隨緣之事;實相,其真實之體相,乃平等之實在、不變之理。為大乘佛教...【頞哳吒嚯嚯婆虎虎婆】 義府云:以寒增甚,口不得開。但得動舌,作哳吒之聲。此三約受苦聲以立名。...(經名)佛說鬼子母經,一卷,失譯人名。說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隱其愛子,以濟度之,使擁護三寶。然較毗奈耶雜事三...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
年輕就發財,就得勢,是不吉祥的。許多人就喜歡年輕發財,年輕發財,你很難把控不浪費掉他。許多人跑出去做生意,發...一、廣行布施 《大成佛經》中講到,彌勒菩薩在人間成佛之後,在華林園龍華樹下,為大眾說法時,特別講說了往生彌勒...
我們為什麼會不肯隨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裡有嫉妒的煩惱。 嫉妒就是看別人好、看別人有光榮,心裡就不歡喜,就不...
世事繁雜,良莠不齊,許多事情惹人不得清淨。或許生氣,或許激動;或許憤怒,或許衝動,甚至難以控制某種情緒,爆發...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豈不理當孝養,應當代受?既是父母,何稱眾生?要知眾生二字,佛菩...古印度語稱為竭摩,梵語(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譯為業。業有三種含義:一者、造作;二者、行動;三者、...
父親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畫家。幾乎每次去他家,總能遇上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他也總是很耐心地給人看畫指點,常常一...
什麼叫清淨實相呢?清淨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習氣;實相就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的體相,而我們世間生滅的現象都稱為假相...
永斷一法定得不還
【法相辭典】
【永斷一法定得不還】 p0496
上篇:永斷三結得預流果 | 下篇:永斷一切纏及隨眠 |
(雜語)Vande,又作漫提。譯曰禮拜。觀自在如意輪瑜伽法要曰:行人面於西,漫提自在王,次禮餘方佛。一本作滿泥。...
身識
最勝講
牟子理惑論
跋折羅吒訶沙
與力不障
有見
寶月智嚴音自在王如來
三密四曼
諸法實相
頞哳吒嚯嚯婆虎虎婆
鬼子母經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年輕就發財得勢是不吉祥的
往生彌勒淨土的修行方法

為何要用別人的福報優點,來虐待自己

任憑風浪驟起,閑看花開花落

代一切眾生受苦
「業」的含義

【推薦】您也一樣很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