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三卷四頁云: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如是應知說名為共不共殊勝。世親釋八卷二頁云: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謂殺生等。說名為共。相似遮罪,謂掘生地,斷生草等。說名不共。於此學處者:謂後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者:如兩安居,觀益有情,輒行經宿。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者:謂觀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者:謂唯內起欲等尋思,菩薩成犯;非聲聞等。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者:謂能饒益而無有罪,如是三業,菩薩應修。或雖饒益而非無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與他人。為遮此事,故說無罪。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聲處】 p1392 俱舍論一卷七頁云:已說色處;當說聲處。聲唯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及有情名,非有...為有相與無相之併稱。即有形相者,稱為有相;無形相者,稱為無相。有相亦即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區別者。又一般以會生...天台宗圓教行者若入於十信位,斷三界之見思二惑,得六根清淨,圓融之三觀益明,能發相似初住以上真證之智慧,故稱十...(術語)於因上說果之論法。涅槃經三十七曰: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如世間人,說泥即是瓶,縷即是衣,是名...全一卷。明代僧善璨編。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以福建福州府為中心,記錄當代緇素之果字系、正字系僧俗約七十餘人之...(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後居百丈山,作禪門之儀式。稱為百丈清規,為一宗之洪範。元和...(術語)比丘尼之戒數也。常舉大數。謂之五百戒,...離開空有二邊,但取中道,叫做但中,為天台別教的中觀。...(譬喻)日懸西山,反照東方,謂之反照。以譬鑒往古之事,又窮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經菩薩教化品曰:圓照三世恆劫事反...雜集論云:決定受業有三: 一、作業決定 由宿業力感得決定異熟相續。於此生中,必造此業。何以故?應造此業,...(術語)三寶之一。三乘聖眾,既發真無漏智,為世所歸敬之福田者。若舉似寶,則宜悉取發心己上。...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佛教具有人們所期望的未來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個人化的神,無需教條主義和神學,它涵蓋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而它...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佛人,為了今生的名聞恭敬,表面上東做佛事,西做功德;實際呢...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一隻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獵食。他們的後面常跟著...
我們的人生,只有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了來無所從,去無所止。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你說你哪有開始?我們了解人...負面情緒一:承受壓力 經常承受壓力,也就是忍受慢性壓力的摧殘,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張弛有度,你的身體會進入一...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白菜是中國的特產,古時稱菘,到宋代才改稱白菜,在我國至少已有6000年的栽培史。自古以來,白菜就是中國人餐桌上的...人們生活是依靠財產,對於已有的財產,就謹慎保守,好好運用,不要亂花,不要貪得無厭,如果沒有財產,就應當憑自己...
共不共學處殊勝
【法相辭典】
【共不共學處殊勝】 p0627
上篇:共相有法 | 下篇:共相種及不共相種 |
zhonglun 佛教論書。又稱《中觀論》或《正觀論》,與《十二門論》、《百論》合稱三論宗據以立宗的三論。古印度...
聲處
有相無相
十信相似道
因中說果
正宗心印後續聯芳
懷海
三百四十八戒
但中
反照
決定三業
僧寶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用科學觀點看佛教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託: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我們的人生,一句話就可以說完
六種不良情緒讓健康亮紅燈

善業不能改變煩惱,但善根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