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問何等名餘心所有法?答所謂作意觸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安不放逸舍,不害貪瞋慢無明,疑薩迦耶見...【能引王可愛法】 p0896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頁云:云何能引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能引諸王可愛之法。何等...(術語)對於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稱。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別有心光。觀念...又作三輩生想、一九之生。修習淨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即:(一)上品上生,先發三心,...(譬喻)譬物之無果也。涅槃經曰:是身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漏盡智作證明】 p1284 集異門論六卷九頁云: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一)四心之一。指權智之心。淨土宗謂,能往生彌陀淨土之菩提心有四,方便心即其一,與智慧心(實智之心)併稱菩薩之...【法念住】 p0759 法蘊足論五卷一頁云:云何於此內法住循法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內法者:謂自想蘊行蘊...梵語 ubhayato-bhāga-vīmukta。「慧解脫」之對稱。九無學之一,七聖之一。斷煩惱、解脫二障,於定、慧得自在成阿...子題:斷惡門止、修善門止 行宗記·釋持犯方軌:「止分二種:一、 斷惡門止 ,正攝止持;二、修 善門止 ,旁收作持...指印度小乘十八部中之經量部。以其本師鳩摩邏多嘗造喻鬘論廣說譬喻,世稱譬喻師,其傳承之部派則稱譬喻部。 p6816...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裡。忽...
但凡在三界圈裡面打滾,所有的家人呀,親人呀,好友呀,夫妻呀,情人眷屬等等這些,這都是障。一個一個尋上門來,要...骨骼:35歲開始衰老。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歲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80歲時身高會降低5釐米。 心...
四大無我,五蘊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這骨灰是不是他,你不能騙他,因為有鬼的靈性守在那裡,不能移動,動了你就...
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的很有名人物,他原本四川成都人,因在蘇州做官,就寄居在蘇州了。 他母親去世後,在十四晚上...問: 想聽師父分享現今念佛時的感受,及師父念佛的心路歷程。 大安法師答: 念佛各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樣,或者跟自己...經常上火的人,請看看以下降火的幾種食療方法: 胃火熾盛則痘痘長、牙齦腫、口角爛;肝火熾盛則頭痛頭暈、睡眠不穩...
溝通是一種修行,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光有誠意是不夠的,你必須學會如何正確的溝通。也許你早已失...
別境五所五受相應
【法相辭典】
【別境五所五受相應】 p0689 成唯識論五卷二十二頁云:此別境五、何受相應?一切五受相應。論說憂根於無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證故。純受苦處,希求解脫。意有苦根,前已說故。論說貪愛,憂苦相應。此貪愛俱,必有欲故。苦根既有意識相應;審決等四,苦俱何咎。又五識俱亦有微細印境等四。義如前說。由斯欲等、五受相應。
上篇:別執一蘊為我我所 | 下篇:別境心所起一或多 |
(雜名)黃金色之身。謂佛身也。法華經安樂品曰: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
餘心所法
能引王可愛法
心光
九品往生
畫水
漏盡智作證明
方便心
法念住
俱解脫
止持分二種
譬喻部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白道喻

凡在三界裡打滾的,這些都是障
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

一切眾生都貪戀這個色殼子

范仲淹孝心度母 觀世音慈悲顯聖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歷程
降內「火」的幾種美味食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