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名)Aṅgajāta,譯曰生支。男莖也。根木百一羯磨六曰:梵雲鴦伽社哆,譯作生支,即是根也。...又作三途河、三瀨川、渡河、葬頭河。即一般所謂之奈河津。位於通往冥土之途中;相傳人死後初七日,必須渡過此處,此...(一)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一)眾生真如之心體,本來清淨無染礙,稱為自性清淨。(二)此自性清淨之心體,遠離一切煩惱...【淨修三學道】 p1003 雜集論九卷十四頁云:淨修三學道者:謂四法跡。由此淨修增上戒等三學故。無貪、無恚、能淨修...緣覺乘行人所觀察的十種項目,即蘊善巧(五蘊)、處善巧(十二處)、界善巧(十八界)、緣起善巧(十二因緣)、處非...(術語)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為印度之古法,宿曜經,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等詳說之。大日經疏四曰:良...(一)指念佛等十種念。又作十隨念。增一阿含經卷一載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即止息心意之想...人既有死,死相如何?茲述人死舍報之相。人死時身心昏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瞭意識,必不現起。六種轉識,行相...指蓮藕中之管狀孔。據雜阿含經卷十六載,阿修羅與天帝爭戰,阿修羅大敗,四軍(象車、馬軍、車軍、步軍)盡退入一藕...(界名)如來微塵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三大部指天台宗智顗大師諸撰述中,闡發法華思想之三大部典籍,即妙法蓮華經文句、妙法蓮華經玄義與摩訶止觀,各十卷...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1.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麼辭職不幹,要麼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觀經》中的下三品往生說,反正造了惡業,臨終十聲乃至一聲都能往生,那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分數,記憶力很強,這個反應很快等等,這都是世智辯聰,只是...一、寺廟啟蒙 大師俗姓蔡,諱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金陵全椒縣人,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大師...人一旦受情緒控制,就會戴上有色眼鏡,看不到真實的世界。 古波斯詩人薩迪說過: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可以這...《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說:應如是住,如...從前有個人,趕了很遠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見一個木桶中有清亮淨潔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 等到他喝夠了,便拱...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講得太好了,心力...
所識
【法相辭典】
【所識】 p0734 雜集論三卷三頁云:云何所識?幾是所識?為何義故,觀所識耶?謂無分別故,有分別故,因故,轉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細差別故;當知是所識義。無分別者:謂五識身。有分別者:謂意識身。因者:謂阿賴耶識。轉者:謂所餘識。相者:謂根及義。相所生者:謂根義所生諸識。能治所治者:謂有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如是等,微細差別者:謂七種難識了別差別故。七種難識了別者:一、不可知了別器了別。謂一切時無分別行相故。二、種種行相了別。謂一法一行有種種相。此難建立,是故微細。三、俱有了別。謂一時間諸識俱起,云何各別了自境界。此難建立,是故微細。當知此微細言,通一切處。四、能治所治速疾回轉了別。謂具縛者,云何有貪等心,須臾轉變,起離貪等心。五、習氣了別。謂諸業現行,熏習於心;云何非離心外別有習氣,亦非即心。又與果時,次第而轉。六、相續了別。謂無量種感自身業,熏習在識,云何於餘明瞭將命終位,暫起覺悟;餘業熏習,轉於異趣,令生相續。七、解脫了別。謂阿羅漢心,證得第一無戲論法性,超過生死曾所積習一切種有漏行;云何此心行相流轉。此難建立,是故微細。如是當知一切皆是所識。為舍執著能見者等我故;觀察所識。見者等言,當知為顯見者聞者嗅者嘗者觸者識者。
上篇:所知 | 下篇:所纏法 |
(人名)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姑蘇嘉興人,姓張氏,嗣雪峰。南漢主晟歸依之,賜匡真禪師之號。乾和七年己酉歲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