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論七卷三頁云:無分別影像所緣者:謂由真實作意所有奢摩他毘缽舍那所緣境界。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八種施之一。以報恩之意思而布施者。...身著毳衣之五百徒眾。毳衣,謂鳥毛織成之衣。以著毳衣者為其徒,表受王侯器重之意。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記道潛禪師初...亦名:三種安居、安居有三種 子題:前安居、中安居、後安居、二種安居、安居二種 行事鈔·安居策修篇:「(一、結之...(故事)經像初來之畫像也。守倫法華經註曰:摩騰法蘭二梵僧齎白氎畫釋迦像並四十二章經,以白馬負至洛陽。...(物名)梵雲軍持Kuṇḍika,尊稱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華瓶水瓶等數種。觀無量壽經曰:有一寶瓶,盛諸光明。【又】...【成就性是實有非實有】 p0668 大毗婆沙論九十三卷一頁云:或復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喩者。彼說有情不...梵語 vijāna-āhāra,巴利語 viāna-āhāra。四食之一。指認識作用。以精神為主體而保持生存狀態者,稱為識食。...指冬至之晨。禪林中,於是日之晨必行賀儀。[幻住庵清規月進條] p1551...【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p0831 佛地經論二卷三頁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顯示世尊現從睹史天宮來下,殊勝功德謂...即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薩婆訶。十四字。...(傳說)經律異相九,有坐海以救估客一章。昔菩薩與五百商人入海采寶,遇大飄風。菩薩曰:我為眾生舍身,海神所惡者...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俗話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起伏不定,得失無常,有遺憾的...
釋一行,俗姓張,為巨鹿人氏。本名張遂,於嵩山皈依剃度在普寂禪師門下。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闍黎唐初將...
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人品以正直為貴,心地...
一、發出離心,斷愛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過隙耳,浮生幾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長往矣,何終身事齷齪哉。前婦張氏...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同體的心性當中,跟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情和無情都是...
庭前有遺粟,鳥雀共欣欣。 迴首見人影,翻然入遠雲。 機心如得盡,萬物可同群。 到處春風裡,何人不共君。 清彭紹升...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
無分別影像所緣
【法相辭典】
【無分別影像所緣】 p1085
上篇:無戲論無分別 | 下篇:無漏見及無漏慧 |
【五不還】 p0259 集異門論十四卷五頁云:五不還者:云何為五?一者、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二者、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報恩施
五百毳徒
安居三時
白氎釋迦像
寶瓶
成就性是實有非實有
識食
冬朝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淨口業真言
坐海丈夫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如何對待世間種種困難障礙

唐密阿闍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阿彌陀佛光明的力用
君子有九思

《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略釋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蘇州彭紹升:現居士身弘淨土,預知時至西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