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集論九卷十三頁云:復次道差別有十一種。謂觀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現觀方便道、親近現觀道、現觀道、清淨出離道、依根差別道、淨修三學道、發諸功德道、遍攝諸道道。當知此中由覺分等差別故;建立十一種道。如其次第。謂三十七菩提分法,四種正行,四種法跡,奢摩他,毘缽舍那,三無漏根。觀察事道者:謂四念住。由此最初以不淨等行、觀察一切身受心法事故。勤功用道者:謂四正斷。由遍觀察一切事已;為斷諸障,發勤精進故。修治定道者:謂四神足。如是淨除一切障已;復由欲勤心觀門、修三摩地,令成調順堪任性故。現觀方便道者:謂信等五根。如是修治三摩地已;為欲證得無漏聖道,勤修增上緣暖頂方便故。親近現觀道者:謂信等五力。如是已得增上緣者,為欲無間通達諦理;修習摧伏不信等障,忍第一法近方便故。現觀道者:謂七覺支。由此最初各別內證覺真理故。清淨出離道者:謂聖八支道。由從此後、為令修道所斷煩惱、永得清淨;修出離道故。由此道理,菩提分法、如是次第。依根差別道者:謂四正行。由依近分根本等地差別,及利鈍根差別故。苦正行者:依止未至及無色定,如其次第,止觀劣故。樂正行者:依止根本靜慮,雙道轉故。二遲通者:謂鈍根依苦樂。二速通者:謂利根依苦樂。淨修三學道者:謂四法跡。由此淨修增上戒等三學故。無貪、無恚、能淨修治增上戒學。終不於貪慾瞋恚門、毀犯所學處故。正念、能淨修治增上心學。由不忘所緣,持心令定故。正定、能淨修治增上慧學。由心得定、能證如實知故。發諸功德道者:謂奢摩他毘缽舍那。由此能成辦一切功德故。攝諸道道者:謂三無漏根。由此能攝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攝方便道及見道。已知根、攝修道。具知根、攝究竟道。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Sifenluxingshichao 佛教戒律著作。全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簡稱《行事鈔》。中國佛教南山律宗的重要典...又作息二邊分別止、息二邊止。天台宗針對空、假、中三觀所立三種止行之一。離二邊分別止,乃對中觀而立,謂不分別有...梵語 asura。音譯阿修羅、阿須倫、阿蘇羅、阿素羅、阿素洛。意譯作不端正、非善戲、非天等。為六道之一,十界之一。...指圓覺經所說之三種觀法。即:(一)奢摩他觀,奢摩他,意譯作止,謂靜止心念而入於涅槃。(二)三摩底觀,三摩缽底,...【以利求利】 p0496 瑜伽八十九卷八頁云:於所得利,不生喜足;悅獲他利,更求勝利;是故說名以利求利。 二解 法蘊...聖人所住的國土,因這種國土沒有五濁的垢染,所以叫做淨土。...【種種界智】 p1260 瑜伽八十三卷六頁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名數)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之實性也。二實相真如,謂顯於二無我之實性也。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之唯識實性也...梵名 Kani-krodha。又作金剛兒。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第三行上方第五位之尊。或謂系阿彌陀佛之化身,或謂與烏...(雜語)止觀七下曰:教門綱格。輔行七之四曰:綱謂綱紀,如綱之外圍。格謂格正,如物之大體。...乃佛教之通名。意謂玄妙之宗趣。與玄旨同義。注維摩詰經卷一序(大三八·三二七中):「常恐玄宗墜於譯人。」唯識樞...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見。您認為在當今社會中,作為法師應該怎樣去引導當代年...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傷心。佛教不能自殺,我該怎麼辦?我經常以淚...凡是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事業上的成功者,卻一定是心靈的主宰者。心靈的第一境界是感恩之心,心靈的第二境界是慈悲...一般來說,蔬菜可分為莖葉型、塊根型和果實型三大類,此外還有花類和瓜類蔬菜。 1、莖葉型蔬菜 有油菜、韭菜、小白...問: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嗎? 大安法師答: 可不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這確實是一個普遍...當我們讀到了四祖道信對牛頭法融說:快樂無憂,故名為佛。真是令人深深的感動,對於我們修行佛道的人是無與倫比的教...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說到,愚癡的苦,有六種之多: 一、不信因果 為什麼會不信因果呢?就是因為愚癡的關係,所以不相...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們討論行門,《執持佛號,秘訣神丹》。前幾次,我們對信願的基...
道差別有十一種
【法相辭典】
【道差別有十一種】 p1238
上篇:道諦四行 | 下篇:義威勇 |
(人名)Brahmadatta,王名。譯曰淨授。俱舍光記八曰:昔有一王名跋羅哈摩達多。唐言淨授。於王腋下有疱生一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