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釋二卷十頁云:一切種子、復有六義。剎那滅者:謂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言俱有者:謂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相離,得為種子。何以故?若於此時種子有;即於爾時果生故。恆隨轉應知者:謂阿賴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決定者: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緣,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無性釋二卷十四頁云:此二種子、六種差別法差別故。剎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故。無有常住、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與果、不相違故。如蓮華根、雖復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轉轉、經於多時、恆隨轉故。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若恆隨轉,非許少分樂為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避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遇眾緣,故無過失。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幷無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如所說種子法、不相應故。要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人名)唐慈恩寺嘉尚。玄奘門下四哲之一。游奘之門,受瑜伽唯識之旨,奘譯大般若時,為證義綴文。又在則天武后朝,...又作印明、印言、契明。乃印相與陀羅尼之併稱。即手結諸佛菩薩之印契,口誦真言陀羅尼。印,乃諸尊之身密;咒,則系...(術語)如來之別名。過去之諸佛如從生死去於涅槃中之義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義也。大日經疏一曰:梵本雲但...據菩薩地持經卷八載,菩薩有七種大,即:(一)法大,法,即諸佛所說之法。指菩薩能受持十二部經之法,為最上最大。(...【我劣慢類】 p0648 集異門論五卷二頁云:我劣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勝利】 p1101 此釋住學勝利之勝利。瑜伽八十二卷十頁云:此中勝利者:是功德增進、圓滿、名之差別。如說當觀十種...(動物)文殊所乘。五燈會元九(文喜章)曰:但見五色雲中文殊乘金毛獅子往來。李長者華嚴經論四曰:文殊乘獅子者,...(術語)貪慾之為習性者。楞嚴經八曰:貪習交計,發於相吸。...亦名:年不滿受具戒緣起、與年不滿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羅閱城,有十七群童子,大者年十七,小者十...(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之第四十一願也。願念佛行者,由於佛之功德而諸根具足也。...(名數)應真者,阿羅漢聖者之稱,即十八羅漢也。...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靠甜言蜜語來維繫的,真正的友誼是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的,能在關鍵時刻給我們一個切實的支持...各行各業,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寧,睡也不得安寧。為了名利,一天到晚輾轉在世俗塵...在佛教的《百喻經》中,有一則可笑而發人深省的故事,把現代人重視浮華的表面,不注重內涵的虛榮愚癡,描繪得淋漓盡...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煩惱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師說:...第一個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
問: 老和尚慈悲!禪宗寺院做早課和晚課的時候,拿出相當的時間念佛。早上念觀世音菩薩,晚上念阿彌陀佛。不知道為...有一個10歲的美國小男孩裡維,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裡維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師傅,...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百般痛苦,耳不聰,眼不明,四肢無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
種子六義
【法相辭典】
【種子六義】 p1260
上篇:種姓具足 | 下篇:種子義六種 |
云何精進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引發一切勝善法時所有身語意業。...
嘉尚
印咒
如去
七種大
我劣慢類
勝利
金毛獅子
貪習
度減年受具戒緣起
諸根具足願
十八應真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聖嚴法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端正的鼻子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給自己心靈的25個安慰

一切的儀規、念誦,都是為攝心而設
將劣勢變成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