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五淨居天。雜集論十三卷十頁云: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四、上勝品修,五、上極品修。由此五品雜修第四靜慮故;如其次第,生五淨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名數)六大煩惱中除見之一,餘貪瞋癡慢疑為五大煩惱。大日經疏二曰:由有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心。謂貪瞋癡慢疑。...【色聲何緣成善等性】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頁云:問: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非餘色耶?答...同教,即會三乘法歸一乘法;說,指佛陀說法;聽,指眾生聽法。系華嚴經疏卷三所舉四種說與聽二者間之相互關係。即:...引攝、利益之意。俱舍論卷二(大二九·七下):「住此依彼,靜慮等至,見色聞聲,輕安俱起,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名數)禪苑清規以首座,書狀,藏主,知客,庫頭,浴主為六頭首。此中庫頭之一,雖屬知事,然從眾名為六頭首。...(喻)佛陀說法,毫無怖畏,聲震十方,群魔懾伏,好像獅子一叫,百獸降伏一樣。...(術語)以無漏清淨之戒定慧證涅槃果,謂之無漏因。四諦中之道諦也。...【方便智】 又云權智,對實智之稱,達於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大乘義章》卷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全一卷。慈氏菩薩造,宋代施護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本書內容系解釋諸教中各根本字之如實義,如開陳唵字、吽字...(職位)禪林之職名。收納之管領也。見象器箋十二。...(天名)又作護世四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須彌山四方之半腹,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中國的佛教史上,知識分子與佛學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在當下的語境中,也具有非常的吸引力。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寬容是指人處...不是說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幹的事情幹好,就是學一個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我們是出家人,是修行人,別說是...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禪師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訴他說:我看你一身好像火噴,頭部好像瀝血,這是頭與身軀的災戾之氣...(一)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實相念和觀...《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滅。 所謂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揮行動、種因造福,...做學問,雖然可為自己,但其並不是專為了自己;一般人,雖不專做學問,但其並不會得不到學問。 所以,凡是一個人,...第十八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
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
【法相辭典】
【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 p1414
上篇:雜染三種 | 下篇:歸依有三種 |
梵語 prajā-indriya,巴利語 paindriya。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