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五頁云:云何尋思內事興衰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時眷屬財位,戒見悉皆興盛;後見一切,皆悉衰損。復於後時,還見興盛。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興衰變異,現可得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書名)圓暉法師之俱舍論頌疏。略稱頌疏。...東漢第二代皇帝。姓劉,名莊。廟號顯宗。中元二年至永平十八年(57~75)在位。據晉代袁宏所著後漢紀記載,東漢明帝...【六種成熟】 p0299 瑜伽三十七卷十九頁云:云何成熟?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特伽羅...即常身與無常身,為如來所具有之二種身。常身,為常住之佛身;即指如來之真身、法身。蓋常身為涅槃常住之理體,無有...【善果】 依善業所招之善妙結果也。《本業經》曰:『是故善果從善因生。』...亦名:二種五德 子題:自恣五德、舉罪五德、自恣不自恣、自恣二五德各具二種五德、二五德自恣不得求餘人 行事鈔·自...【菩薩修四正勤】 p1131 瑜伽七十五卷七頁云:云何菩薩為令未生惡不善法、得不生故,生欲、乃至廣說。謂於真如境,...(經名)二卷,婆素跋陀阿羅漢撰,苻秦鳩摩羅佛提譯。為四阿含經之抄解。文甚難讀。...(物名)鹿之大者謂之麈,群鹿皆隨之,講者取其尾,為拂子,以象彼麈,指授聽眾也。比丘持之,則犯墮罪。行事鈔下二...(一)眾生心之所欲。(一)形貌欲,見端容美貌而生貪著之心。(二)姿態欲,見行步進止、含笑嬌態等而生愛染之心。(三)細...【闍爛達羅國】 p1407 西域記四卷六頁云:闍爛達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二三里。宜谷稼,...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
凡是人都有慾望,慾望的奔馳,會使人心非常危險。能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世界,都是慾望問題。 這裡我們說一個阿拉...
第一要看破世間一切境界,不隨妄緣所轉。 第二要為生死大事,決定鐵石心腸,不被妄想攀緣以奪其志。 第三要將從前夙...
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要斷惡、修善、度眾生,而這三個功德都必須在所緣境中完成。問...
失眠的人,睡不著覺是個好麻煩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幾種因素:一種因素是因為心火很亢奮;還有一種因素是因為肺熱,...
我們造作的無量無邊的惡業要懺除,靠其他的懺法,效果都不是很好。無論是事懺、理懺、作法懺,懺法很多,但是一切懺...
岡波巴大師在《勝道寶鬘論》中用十四個比喻來說明什麼是毫無意義的修行。我們列舉其中四個: 第一、不能對治四根本...如果你想走出常規,放鬆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開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問的方式開始一天,這些問題會給我們帶來力...
人天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得人身、感天福的一些行為規範。 首先從孝養父母來看...
興衰所作變異
【法相辭典】
【興衰所作變異】 p1388
上篇:親近修習若多修習 | 下篇:餓鬼趣三種 |
(名數)於三十六獸各開三獸為百八,止觀列記其名。...
頌疏
東漢明帝
六種成熟
常無常二身
善果
自恣五德舉罪五德
菩薩修四正勤
四阿含暮抄解
麈尾
三欲
闍爛達羅國
【大藏經】佛遺教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把慾望變成我的奴隸

憨山大師開示學道十要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煩惱也沒用

失眠的食療法

一切懺法,念佛最勝

四種毫無意義的修行
每天問自己的十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