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機請用瀏覽器訪問:http://m.fodizi.tw
文庫首頁
隨機推薦
佛教故事
法師大德
佛教經文
佛教知識
佛教詞典
全部文章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佛弟子文庫
>
南山律學詞典
>
正文
譏訶教授者戒犯緣
【南山律學詞典】
亦名:譏訶教尼人戒犯緣、譏教尼人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六緣:一、是僧差,二、情存為法,三、內生嫉妒,四、發言譏訶,五、言詞了,六、聞知。犯。」(戒疏記卷一四·一一·一三)
上篇:
譏訶教授者戒制意
下篇:
譏訶教授者戒緣起
網站郵箱
手機客戶端
推特
Line
WSA
Gmail
二維碼
臉書
五種違逆學法及五種隨順學法
【五種違逆學法及五種隨順學法】 p0292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頁云:復次於毗柰耶勤學苾芻、應知有五違逆學法,應當遠離...
觀音本地
(術語)觀音之本地,乃既開正覺之正法明佛也。為濟度眾生,今現菩薩之身,又於未來現成佛之相焉。伽梵達摩譯之千手...
善世禪師
為明代僧官之名稱。太祖洪武元年(1368),於南京天界寺設立善世院,以管理佛教事務。慧曇為第一代之善世禪師。洪武...
諸欲共相
【諸欲共相】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三頁云:云何尋思諸欲共相?謂正尋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
夢想
(術語)夢中之想念也。楞嚴經中曰:彼諸善男子,修三摩地想蘊盡者,是人平生夢想消滅,寐寤恆一。...
三部秘經
(名數)一大日經,二金剛頂經,三蘇悉地經也。...
五海
(名數)五種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證之無盡圓明性海藏中五種之義分。舊華嚴經第三所謂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
西資岩
位於福建晉江縣石獅鎮卓望山。背倚金井鎮,西臨圍頭灣。又稱大石佛寺。寺旁林巒奇石列布,山前明嶼暗礁錯落。建於南...
乞食是聖行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善見雲,三乘聖人,悉皆乞食。」 資持記釋云:「三乘皆乞,由此正命,是聖種故;折我慢故...
光音三天
二禪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精真
指精明真如之本性。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十(大一九·一五一下):「覺明虛靜,(中略)觀諸...
阿羅歌花
阿羅歌,梵語 arka 之音譯。又作阿迦花、遏迦花。意譯為白花。生長於印度,葉大,印人多以其葉供作祭祀用。俗名 mā...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生有分段生死,每個人終其一生的壽命不過六十、七十歲,最多也...
認定你這個朋友
單位和家之間的路途有點遠,又不在公交線路上,遇上緊急的事,我常打摩的。一次,上班要遲到了,坐摩的到單位,一摸...
六根之相是生滅的影像,沒有真實的體性
我們再看第二段,破異。異就是彼此不同體。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
世界名人談素食
1、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自極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對於人類的影響應是有所裨益...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卻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塊地上不著雪跡感到很奇怪,問道...
【推薦】
一句佛號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涼
自古以來佛家有一句成語說:一子持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這倒是事實。一句佛號能消災解怨,凶煞之地化為清涼。諸...
為提婆達多申訴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來到阿難尊者的住處,徐徐道出心中的...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這天是灶神從天上回來的日子,因此民間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
詞典首頁
南山律學詞典
大藏經
更多文章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星雲法師】星雲大師《廣結善緣的幾種方法》
【仁清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
【達照法師】淨宗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
人生迷茫時,向聖賢借一點智慧
增加福報
婚姻家庭
因果報應
無量壽經
藥師法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戒除邪淫
轉變念頭
改造命運
孩子教育
孝順父母
學佛修行
普門品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
懺悔法門
金剛經
工作事業
印光大師
慧律法師
蓮池大師
靜波法師
廣欽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
道證法師
證嚴法師
宏海法師
夢參法師
大安法師
如瑞法師
弘一大師
達照法師
妙蓮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