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指眾生不能避免之七件事,即:生、老、病、死、罪報、福報(既有善業,則善道之樂果不可避)、因緣(如是因感如是果,即法爾之理不可避)七種。[法句譬喻經卷二惡行品、經律異相卷七、法苑珠林卷六十九] p9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為性不能觀察諸法】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頁云:由三因緣,為性不能觀察諸法。一、樂著戲論故。二、愛居憒鬧故...佛典中對於「數量極少」之譬喻。又作甲上土、甲頭土。即以爪上之土比喻眾生舍三惡身,得受人身,且能修習正道得解脫...(人名)Narendra-yaśas,比丘名。譯言尊稱。續高僧傳二曰:那連提黎耶舍,此言尊稱也。北天竺鳥場國人,(中略)...(術語)眾生所往之國土,名為趣。俱舍論八曰:趣謂所往。大乘義章八末曰: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為因...【修所成法修】 p0902 瑜伽六十七卷三頁云:云何修所成法修?謂定地諸善法修,名修所成法修。...【名言習氣】 p0586 成唯識論八卷七頁云: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卽能詮義音...系日本天台宗之圓頓戒。讚歎戒德,故稱圓頓;為別於聲聞、緣覺之所受者,故稱菩薩;相對於小乘戒,故稱大戒。乃依法...產於喜馬拉雅山之藥名,能治一切病。舊華嚴經卷三十七離世間品載,雪山善現藥王,以眼見之者,眼得清淨;以耳聞之者...1、佛陀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習基本聖道的法門,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梵語 prahāna-sajvara。謂與九無間道共生之靜慮律儀(定共戒)及無漏律儀(道共戒)。即指與有漏之未至定中之九無...(佛名)Amita,譯曰無量。玄應音義九曰:阿彌陀,譯雲無量。...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覓求真本,入佛知見;行入是由實踐著手,實踐修心,磨煉意志。 【二力】...問: 弟子覺得自己福報與相貌都很差,與人交往時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隨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請問法師如何克服這種煩...人生的禍福善惡因果之間,沒有另外一個做主的,就是所謂的無主宰,所以叫不召而自來。我們中國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但在《大悲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自己。真正面對現實,就拿出自己的力量來,適應環境,度過難關...作為一個空中的雲,作為一個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佛陀出世,他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過去造惡、造善(雲也是一樣...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臨死亡那一刻的人才會相信。 很不忍心告訴你,這個世界只是一...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類的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從心理到...
七不可避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七子 | 下篇:七不善律儀 |
據大莊嚴論經卷十一所載,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師家,立於門外,時彼珠師為國王穿摩尼珠,乃暫置珠而入舍取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