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第十四載,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即:(一)善行生死,指菩薩成就道業,為化導有情,雖出沒於生死中,而不為生死所染著。(二)善行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若有病苦,常行救濟,不生疲怠。(三)善行自心,指菩薩能調伏自心,破除煩惱,增長菩提。(四)善行欲塵,指菩薩雖處欲塵而不染著,精修梵行,增長法財。(五)善行三業,指菩薩精修於身、口、意三業,思惟策勵,皆令清淨。(六)善行不惱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常起憐憫之心,雖有加惡於我,亦不生瞋惱。(七)善行修習,指菩薩修習菩提之道,勇猛精勤,心無間斷。(八)善行三昧,指菩薩修習正定,不亂不昏,遂使功德資長。(九)善行般若,指菩薩以清淨智,照了世間一切諸法,心無疑惑。 p15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道理,行是順著道理去修行,果是由於修行而獲證道果。...【增上戒體】 p1314 攝論一卷一頁云: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三自性與相等五法相攝】 p0223 瑜伽七十四卷一頁云: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寂靜語】 p1017 瑜伽九十七卷八頁云:云何寂靜語;謂言不高疏,亦不喧動;身無奮發;口不咆勃;而有所說。名寂靜...(界名)五陰與十八界也。...(儀式)禪宗之師將陞座,指座有法語,謂之登座。見象器箋。...(術語)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為大乘戒之通義。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於制戒立深防與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人名)唐禪師惟儼,嗣石頭遷禪師,住灃洲之藥山。海眾雲合。文宗太和二年入寂,壽八十四。...(一)又稱三平等、三三昧耶。密教以身、語、意三密平等為三平等;為密教基本教義之一。凡真言之行法,俱以此三等為根...(書名)一卷,清丁謙著。英人有恭寧翰者。久居印度。精心考古。著玄奘游跡圖。將記中各國所在。逐一註明,今為何城...【無對法】 p1051 品類足論六卷四頁云:無對法云何?謂二處。...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求生彌勒兜率淨土與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卻大有優劣的差異。有優有劣,就是求生極樂淨土為優,求生兜率淨土為劣。...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國大陸去,在普陀山的觀音道場打了一個佛七,迴向給歷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聽到有一...問: 請問初心與直心,有什麼不同?或者兩者本質相同而只是名詞上的不同? 中台禪寺答: 初心是初發心,初初發菩提心...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有一位人稱陳姨,看到別人學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學學。一生積了不少錢,平時不肯施出。她說將在臨終的時候,寫一份書...過去,波斯匿王與阿闍世王兩軍交戰,二國戰力相當,但最後波斯匿王大破敵軍,生擒了阿闍世王。 波斯匿王打了勝仗後...初發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麼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法不靈。記住!佛法是緣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沒因感不了...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有幾乎相同的願望,那就是幸福。然而什麼是幸福、幸福又在哪裡呢? 佛陀...
九種差別
【佛光大辭典】
上篇:九種相戒 | 下篇:九種轉變 |
(?~1365)元代臨濟宗僧。四明(浙江鄞縣)人。號東陵。夙昔遊方,參謁諸老,未久即登天童山,隨從雲外雲岫,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