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九種真實之理;諦,即真理之意。九者即:(一)無常諦,謂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二)苦諦,指三界有漏之果報逼迫苦惱。(三)空諦,謂諸法之自性本空。(四)無我諦,謂一切法無我,無常一主宰之實我。以上四者為四諦中之苦果所攝。(五)有愛諦,視「後有」為「常有」而愛執之,即因「常見」而感受苦果。(六)無有愛諦,視「後有」為斷滅而愛執之,即依「斷見」而生苦果。以上二者為集諦所攝。(七)彼斷方便諦,謂斷舍苦、集之方便,即道諦。(八)有餘依涅槃諦,謂雖已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之理,然尚存惑業所感之依身。(九)無餘依涅槃諦,依身全然滅盡,身心空寂,歸於涅槃界。以上二者屬滅諦。此九諦為四諦之開衍。[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四諦」1840) p15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述記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識。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大眾部,立為根本識。...凡發揚佛德之事,稱為佛事。又作立地。據維摩經卷下載,佛陀將一切事均視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於禪宗,用以指...(名數)一大梵天王、二帝釋尊天、三多聞天王、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六廣目天王、七金剛密跡、八摩醯首羅、九散...凡二卷。高麗了圓(了因)撰。又稱法華經靈驗傳。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本書記述古來有關法華經之靈驗事蹟一○七條...凡百卷(嘉興藏作一二○卷)。唐總章元年(668)道世(?~683)所著。又作法苑珠林傳、法苑珠林集。收於大正藏第五...【二十隨煩惱與十煩惱俱不俱起】 p0049 成唯識論六卷二十一頁云:中二、大八、十煩惱俱。小十、定非見疑俱起。...(術語)起信論所明六粗之一。依妄執於諸法上立虛假之名字,種種計度分別也。...(雜語)愚癡之凡夫。淨心誡觀下曰:無礙之智與癡凡一如。...(植物)法華所說四花之一。光宅法華義疏二曰:摩訶曼珠沙華者,譯為大赤團華。...【隱沒】 p1405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頁云:復言:世尊!云何隱沒?世尊告曰:現在苦果愛永斷故。...佛胸前有一字,此字乃是吉祥的標幟。...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紮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一部名為《十善經》,主要講解佛教十戒 (或稱十善法)。十戒...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道不是我們現在的外道了。現在外道是沒什麼章法,古時候印度的...去年年底,美國人道對待動物組織(PETA)舉辦了一次我為何吃素的作文比賽,消息公布之後,有超過1100位的素食者投稿,...
我想我們修淨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對發願好像很忽略,但是他信心倒是具足。 每一個人都覺得淨土很好...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此處建立,彼處掃蕩,此處掃蕩,彼處建立,隨時逐機,無定法...
佛經中有一則典故。佛世時有一位修行者,他覺得修行是為了離開亂世,除了自修也要教育眾生,讓人人的心能開解。 他...
很多營養學家都說過一句飲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人們追求食品色、香、味和口感本來無可厚非,但當食品...
參禪人,守住一門做工夫。何以專辦此事,盡此一生,尚不容易辦好,何能這一頭、那一頭?正要知老鼠嚙棺材,抱住一處...
九諦
【佛光大辭典】
上篇:九縛一脫 | 下篇:九齋日 |
(術語)謂等覺菩薩之智慧。以是居妙覺位之邊際故也。四教儀四十曰:邊際智滿入重玄門。...
根本識
佛事
二十天
法華靈驗傳
法苑珠林
二十隨煩惱與十煩惱俱不俱起
計名字相
癡凡
大赤華
隱沒
萬字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五戒與十善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美國五位素食者的心路歷程

修淨土的人不要忽略發願

研讀經教時,需要注意什麼

【推薦】晝執火炬的人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