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華嚴宗本立四種法界,為與能觀之智對應,故別立三重法界,即:(一)理法界,即統攝萬物形成之理體。物質世界森羅萬象,但其理體不變;換言之,事法界是由因緣生起之差別現象,其生滅變遞皆歸於空。就物之本體而言,是無生滅、無增減,為永劫不變之絕對理體,而宇宙萬有如如不動之本體界即是理法界。此理法界超出人之思慮與言詮,勉強定名為空,然此空亦非絕對之境地。(二)理事無礙法界,即指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之法界,二者交相融貫,事若無理則不成,理若無事則不顯,事理可謂空有性相之異稱,由於理事融貫交徹,而成為理事無礙法界。(三)事事無礙法界,即宇宙一切事物均有統一性、延續性與包容性,於此範疇之下,無時空限制,法與法之間互緣融通,相資相成。宇宙間每一現象皆為本體,本體亦可變為一一之現象,則整個宇宙收攝於一個現象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超越是非善惡之價值觀,而為圓滿平等之境界。(參閱「四法界」1717) p59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五種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依處】 p0290 瑜伽四十七卷三頁云:當知菩薩、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亦五依處。何等為五?謂於...(?~1140)南宋僧。永嘉人,俗姓焦。字從遠,號假名。幼年出家,依車溪之擇卿法師。後至橫山,參訪慧覺齊玉法師。...(術語)斥方廣道人之大虛空曰邪空。三論玄義曰: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執邪空不知假有。...日本真言宗僧。生卒年不詳。原系北面武士,因誤殺源渡之妻而悲痛出家。後欲興復荒廢之高雄山神護寺,乃至「後白河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佛寶,佛性中,具足一切淨法,即法寶,無違諍義,即僧寶,此名理體三寶。...於空、假、中三種觀法中,菩薩從空觀出而入於假觀,稱為出假行。菩薩之修行,雖已證知空理,然不僅止於空理,而由空...(經名)佛說阿遬達經,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與玉耶女經及玉耶經同本異譯。說女之十惡,又說五善三惡之法,分別七...(術語)謂斷一煩惱,即有斷一切煩惱之道理也。華嚴宗依無盡緣起之理而盛談此旨。五教章三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初地以上菩薩復有三種】 p0684 佛地經論六卷十八頁云:初地以上菩薩、復有三種。一、初發心。謂在初地。已入...唐代入竺僧。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其梵名為 Prajādeva,音譯作般若提婆,意譯作慧天。曾師事三論宗吉藏之高足...(雜語)據十二游經,則佛有三夫人:第一瞿夷,第二耶輸陀羅,第三鹿野。須達拏經及瑞應經以羅睺為瞿夷之子,未曾有...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滿慈子的名號 做大聖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脫生死固然要緊,但宣揚真理,說法度生,也很重要。 一個人能舍去家庭...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那佛教和其它宗教都應包括在內,對嗎?如此...
訥堂是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的字,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訥堂道人,也表明了徹悟大師修學佛道的專注精進。 傳統...
現在我們談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三乘呢?為什麼阿彌陀佛在他的國土只講大乘,而不講四諦十二因緣呢?我...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一個人剃掉頭髮,卸下一切妖嬈裝扮,甘願...包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增加智慧,但是包容應該要有尺度與範圍,以免造成自己的負擔。包容的限度不能大到讓自...
昨天講到,動和靜,昏和散,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態。所有的宗教活動、宗教修持和修養,也都是把動和靜...
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以及誘人的味道是水果能成為人們所愛的最大因素,每一種水果都有各自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三重法界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三重七個法門 | 下篇:三重觀門 |
(術語)四無礙智之一。又曰樂說無礙辯。就心言,名為智。就口言,名為辯。其體一也。新譯家謂為辯才無礙解。...
五種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依處
如湛
邪空
文覺
理體三寶
出假行
阿遬達經
一斷一切斷
初地以上菩薩復有三種
無行
羅睺羅生母異說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富樓那-說法第一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訥堂道人尺香齋的啟示

在五濁惡世裡,眾生的身心障礙特別大

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包容的尺度

善心善念能夠轉化一切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