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三時教判。指佛陀教法之三時期。依釋尊說法時代之不同與經典內容之深淺,而將佛陀教法分類為三時期。即:

(一)法相宗之說,係窺基根據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之三時說而立。又作有空中、有空中三時。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之說,(一)第一時教,釋尊於初時為發趨聲聞乘者宣說四諦之理,稱為第一時有教。指阿含經等所說「我空法有」之旨,謂一切存在均由因緣所生滅,故無實體,然實有構成存在之要素,故稱有教,指小乘。(二)第二時教,釋尊為發趨大乘者講說「諸法皆空」之理,如般若經等之說,謂一切萬法本來即為空,此係否定之教法,稱為空教,指大乘空宗。(三)第三時教,釋尊普為發趨一切乘者講說中道之義,如華嚴經、解深密經等,以三性三無性之說,談空之真意,肯定非有非無之中道,故稱中道教,指唯識宗。又此教系從小乘教進入大乘之大乘教,故又稱真大乘教。

此三時教中之初時有教與第二時空教稱為方便未了義教(方便權巧而未圓滿之教法,攝機、教理各有互缺),對前二者,則第三時中道教稱為真實了義教(完全、真實之說教,攝機教理具圓)。三時教判原系印度戒賢論師所立,法相宗對三時亦有不同解釋:有以根據佛陀實際說法之前後時期為別之年月三時說,有以根據教法意義、內容之深淺而別之義類三時說,以及折衷前兩者之年月、義類兼帶三時說。[成唯識論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疏卷一]

(二)三論宗之說。印度智光論師所立。(一)初時教之主觀(心)、客觀(境)均是實在,故是「心境俱有」之小乘教。(二)第二時教為唯有心是實在之「境空心有」之法相大乘。(三)第三時教則為「心境俱空」之無相大乘。其中,以最後之第三時教為真實了義教。[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參閱「三時」596、「三教」609) p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