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之菩薩。有三種不退、四種不退之別,其位次則依諸宗而異。(參閱「不退」984) p98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Vyākāraṇa,又曰和伽那,和伽羅,和羅那。譯為授記。十二部經之一。佛說弟子未來之結果,以示其人者。大...(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即大乘八曼拏羅經也。...【二無心定】 指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中的無想定、滅盡定而言,此又稱二定。一、無想定,指外道欲得無想天之果,而修滅...不直接顯示某種意義,而寄其義於他方面以解說之。又作寄齊、寄在、寄說。華嚴宗多用此法,如寄別教一乘位之順序於終...【離欲退】 p1425 瑜伽一卷十三頁云: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術語)聲聞之人,於見道以道檢心,故曰道檢。玄應音義三曰:以道檢心,故言道檢。大品經云:若入聲聞正位是也。蒼...(經名)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之略名。...與三菩提中之真性菩提同,因性空無相,故名無相菩提。...【五相】 p0252 瑜伽七十二卷九頁云:復有五相。一、相相。二、名相。三、分別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 二解 ...亦名:八事成重戒開緣 資持記釋云:「不犯中,初開屏處。下下,簡後戒,即單提中第八十六戒。律因六群尼,與男子入...【有漏樂】 p0543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頁云: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系樂。...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不宜泛講。泛講,乃講經法師之事,居士何可開此一端。以念佛法門,普被三根。以大家不...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廣為流傳。這也道出了活在當下,時刻在路上的感...
修行要靠見聞覺知,你要靠見去緣佛像,要靠聞的功能去聽音聲,聽梵唄,聽佛說法,乃至於第六意識的了知,我們依止見...一個年輕人在網上迴首往事,發出一句頗帶禪機的話,我把童年丟了,把青春掉了,去換取一個名叫成就的東西;我把父母...問:請問用過的香盒和裝香用的紙袋(上面印有佛、觀音菩薩等的名號),現在不要了,是直接扔進垃圾桶,還是怎麼去處...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大安法師答: 攝心念佛的方法,即是大勢至菩薩所云:都攝六根...
諸位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手中執有淨瓶與楊枝,淨瓶與楊枝,這是表示了菩薩普救世間的偉大悲行。世間如火宅,眾生心中充...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
不退菩薩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不退相 | 下篇:不動 |
跋伽婆,梵名 Bhārgava,巴利名 Bhaggava。又稱婆伽婆仙、婆伽仙、跋伽仙。意譯作瓦師。又稱無不達。為住毘舍離國...
和伽羅那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二無心定
寄顯
離欲退
道檢
大灌頂光真言
無相菩提
五相
尼八事成重戒開緣
有漏樂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

只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斷煩惱的時候,不能錯損菩提
把童年丟了,把青春掉了
包裝紙上有佛像該如何處理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