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ūlamadhyamaka-kārikā。凡四卷。龍樹(梵 Nāgarjuna)菩薩造,青目(梵 Pivgala)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即根本中頌。又作中觀論、正觀論。為古來三論之一,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據考證系龍樹初期之作,其中含有佛教一般思想內容,將空、緣起、世俗、勝義二諦等問題歸於中論,以「否定的否定」之論法宣揚中道;此即最徹底之中道,既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主張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此種獨特之般若思想不僅為印度中觀學派之根本立場,亦為三論宗所據之主要論點。本論共四四八偈(梵文),或作四四五偈(漢譯、藏譯)。除青目所釋、羅什所譯外,本論主要之註釋書及譯本迄今猶存者有五:(一)龍樹之無畏論二千一百偈(梵 Mūla-madhyamaka-vrtti Akutobhayā),今有藏譯本與日譯本(池田澄達譯,1932),然此註釋本是否為龍樹所親撰,猶為當今學界之疑案。(二)佛護之根本中論註(梵 Buddhapālita-mūla-madhyamaka-vrtti),今有藏譯本。(三)清辨(梵 Bhāvaviveka)之般若燈論(梵 Prajñā-pradīpa-mūla-madhyamaka-vrtti),今有漢譯本(唐代波羅頗蜜多羅譯,共十五卷)及藏譯本,且藏譯中另收錄觀誓(梵 Avalokitavrata)之般若燈論註(梵 Prajñā-pradīpa-tīkā)。(四)安慧(梵 Sthiramati)之大乘中觀釋論(梵 Mūla-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ākhyā),此註釋僅有漢譯本,即宋代惟淨等所譯,共十八卷。(五)月稱(梵 Candrakīrti)之中論註(梵 Madhyamaka-vrtti),今存梵文原本、藏譯本,與一九二七年之英文節譯本。此外,另有無著之順中論二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吉藏之中論疏十卷、日本安澄之中觀書記二十卷、快憲之中觀品釋一卷等。由以上註釋本與譯本數量之眾,及歷來受各代學者之珍視,本論之於我國、日本、西藏等地佛學之影響,自可見其一斑。[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一、開元釋教錄卷四、法經錄卷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 p103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凡十卷。略稱內典錄。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編。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收錄東漢至唐初譯者二二○人,經典二四...(書名)又曰天親攝論。五攝論之一。謂世親所著之無著攝論,釋論也。有三譯,陳真諦譯十五卷,曰攝大乘論釋。隋笈多...(術語)具名一乘顯性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我執】 此又作人執、生執。眾生之體,原為五蘊假合,若妄執具有常、一、主宰之實我,而產生『我』與『我所』等之...【成所引聲】 p0665 雜集論一卷七頁云: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說。...(書名)具名江湖風月集。二卷。集趙宋景定威淳至元至治延祐間之諸方尊宿偈頌者,集者曰松坡。...南宋臨濟宗大慧派僧。秀岩師瑞之法嗣。生卒年、籍貫均不詳。號無量,世稱無量壽禪師。明州(浙江鄞縣)瑞岩寺之住持...(行事)蘇悉地經偈曰:晨朝時,日中時,及日沒時。不動使者軌曰:旦時,午時,黃昏時。...亦名:畜沙彌制限 子題:度人法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四分,不得畜二沙彌;若畜者,須乞;畜眾具德,如度人法中。...【重綺語】 p0868 瑜伽六十卷三頁云:復次凡諸綺語、隨妄語等。此語輕重,如彼應知。若依斗訟諍競等事,而發綺...(1065~1135)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四川閬州玉山人,俗姓趙。後名道興。十歲時因病而立志出家,未幾入成都大慈寶生...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滅惡的功德? 我們來看佛陀對阿難尊者的告誡和開示: 阿難!若...海青,《佛光大辭典》解釋得非常全面,對於我們增廣見聞很有好處,今引用如下: 乃寬袍大袖之唐裝,為我國佛門緇素...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忙,用盡機關不久長。 爭名名上死,奪利利中亡; 利數名場客,...一個個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報應,不信這個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只信我這一輩子,我衹要能得到我的金錢、我的五欲的享...神通,根據佛經上講,有妖通、報通、證通。證通就是一般說修仙法的那種通,或者是修佛法的那種證。當你業障消除殆盡...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本來是對的!要往生,本來就是要萬緣放下,一心...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曾言:我不走,誰也推不走;我要走,誰也攔不住。幻生幻滅了無...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
中論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中台院 | 下篇:中論廣釋 |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八品之名。法華之終,普賢菩薩由東方來,於末世之行者勸發法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