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滅惡的功德?
我們來看佛陀對阿難尊者的告誡和開示:
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佛陀經常用較量的方式,先講出一個情況,然後再做出對比。
假設有一個人,這一個人做什麼事呢?他用遍滿十方的虛空,把這個虛空裝滿了七寶,然後再用這麼多珍寶去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用這麼多的珍寶去供養這麼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親自的去承事供養,不是你用寄的寄過去,是人直接走過去,而且內心當中是心無虛度,內心當中對每一尊佛都保持念念之間的虔誠恭敬。
這不可思議,心也不可思議,所供養的珍寶也非常的多,供養的又是十方諸佛。這個人這樣的一個佈施的因緣,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認為這個福德是不是很多呢?佛陀提出這個問。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阿難回答佛陀說:虛空是無有邊際的,所以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沒有邊際。這地方是說,他能佈施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議。第二個講到他所佈施的佛陀,是最勝第一的福田,也是不可思議。舉出一個例子說:過去有一個眾生。這個眾生古德的註解說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經用一個七錢,數量很少,七個錢跟前面無量的珍寶比起來太少,用這七個錢,但是他供養是一尊佛,他不是供養無邊的佛,是供養一尊佛,來生猶獲七生七世的轉輪聖王。用七錢供養佛陀尚且七生轉輪聖王,享受七寶千子的福報,更何況你現在用現前無窮盡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充滿十方佛土的諸佛,以這麼珍貴的珍寶,而且以這麼虔誠恭敬的心來供養。這個福報以我阿難來說,我用窮劫的時間來思議也算不出來,這個福報又怎麼會有邊際呢?
這是佛問,阿難尊者的回答。先提出一個廣大的福報來讓我們想像,因為我們的想像一定要對比,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對比,先安立一個很大、很大的功德再來對比。佛陀這以下就正式對比。
顯經功超 極惡因果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俱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佛陀又講出另外一件事情,要講之前佛陀先證明佛陀是不妄語:
身為一個佛陀,他的特點是他講的話是不虛妄。佛陀一生當中,要嘛不講話,保持默然,表示這一件事情還不確定。說:佛陀,我會不會往生啊?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為初地以上菩薩才授記,因為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往生呢?這地方充滿變數。佛陀不為不定聚的眾生做最任何授記,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實不虛,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講出去的話是三世不改,佛陀講的話是沒有虛妄。
在沒有虛妄當中,佛陀就以它不虛妄的真實語,講出以下的話:
有一個人他過去造了聲聞的四波羅夷,俱足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薩戒的十波羅夷,當然這罪就特別的重。他這麼重當中,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他瞬息,就是可能他生命也快結束了,馬上就要經歷他方的阿鼻地獄,此方的阿鼻地獄結束以後,再經過他方的阿鼻地獄,乃至於他要次第輾轉的窮盡十方世界的無間阿鼻地獄都要經過,這個人罪太重了。
那怎麼辦呢?
暫時弘經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罪,但是他能夠一念的將此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在末法當中,開示這些顛倒眾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緣的這些人。
這一念法門啊!《楞嚴經》就是在講一念而已,一念的相應,一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這件事情。
罪滅往生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個人的罪障就在一念之間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當下銷滅,而且他的業也改變了,念頭改變以後,他未來的果報就改變,他本來要到地獄去,變成安樂果。而他的福報也超過前面用無量無邊的珍寶佈施十方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倍,乃至於算術譬喻所不能及。我們了解的楞嚴經的真如思想,從而就可以如理如法的修持和弘揚,而得到真實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