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蕅益大師的意思,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薩都發得起來。我們先解釋這個經文,再說明它的殊勝。
說是希望無上的世尊您能夠給我證明。這個證明,古德解釋就是一種加持,希望佛陀再給我加持。我雖然已經開悟了,但是我還有很多很多的煩惱沒有斷,很多很多善法沒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棄我,繼續加持我。
那我希望我未來怎麼做呢?「五濁惡世誓先入。」菩薩所發揮的空間很多。五濁惡世它的特色有兩個:
第一個,法。五濁惡世就是去佛久遠,魔強法弱。在人壽從八萬歲慢慢減到二萬歲以後,進入五濁惡世。這個時候離佛陀出世的時間相當的遠,魔強法弱。讓我們墮落、誘惑的力量越來越強,會刺激我們起煩惱的力量越來越強,會啟發我們善根的法越來越少。外在的環境已經形成一個魔強法弱的環境。
第二個,從眾生的根機來說,生長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是剛強難化的。這種眾生的個性都很堅強,你很難改變他,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麼,面對這樣的一個剛強難化的、魔強法弱的時代,阿難尊者說,我願意先到這個地方來度化這樣的苦惱眾生,而且,假如有一個眾生尚未成佛,我絕對不會趨向於偏空的涅槃。只要眾生還沒有成佛,我不會放棄努力的。
蕅益大師說,這樣的誓願,一般人沒有徹證清淨的本性,發不出來。你看一個人,他要對相狀有所執著,心中還是向外攀緣的時候,他看到五濁惡世他是害怕。
《法華經》講到,阿羅漢回小向大以後,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濁惡世,他寧可到比較好的世界度化比較有善根的眾生。也就是說,你對相狀,外相,沒有徹底地參透,你很難去抗拒眾生的煩惱。
這個地方,為什麼阿難尊者敢發這個誓願呢?他不是一時的衝動,他真正地看到清淨本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一定稱性起修,才敢去發這個誓願;他一定要入到這個真如三昧,從這個無相的智慧發動,才敢說「五濁惡世誓先入」,才敢講這句話的。
這是依止這種清淨廣大的智慧所發起的兩種誓願:一個是上求下化,一個是到五濁惡世來度化眾生。當然,也包括來這個地方歷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