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五時。即於佛教經典之批判上,主張釋尊四十五年之說法,乃從淺而入深,故將之分為五個階段,稱為五時教。我國對於經典之傳譯,並不依其發展之先後,而系以五時教判為準。五時教之分有如下數種:
(一)涅槃宗之五時教。劉宋時代之慧觀主張佛教有頓教與漸教二種,前者乃專以菩薩為對像,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華嚴經。對於聲聞、緣覺二乘之人,次第導入悟境所說之教,稱為漸教,依所說之順序,漸教之內容複分為:(一)三乘別教,又稱有相教。即為三乘之人分別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個別教,如阿含經。(二)三乘通教,又稱無相教。即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經。(三)抑揚教,又稱褒貶抑揚教。即讚揚菩薩,貶抑聲聞之教,如維摩經、思益經等。(四)同歸教,又稱萬善同歸教。即開會三乘而歸於一佛乘之教,如法華經。(五)常住教,又稱雙林常住教。即主張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經。此說為我國判教之嚆矢,流行於江南,劉虯、僧柔、智藏、法雲等諸師均承襲此說,僧宗、寶亮等復以之配於涅槃經所說五味之譬喻,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又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教判,亦以此五時教為其本據。[三論玄義卷上、大品經游意、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法華玄論卷三、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十五、華嚴經疏卷一]
(二)南齊之劉虯亦主張佛教有頓教與漸教二種,而漸教複分為五時,即:(一)人天教,世間之教。(二)有相教,承認有差別事象存在之教,如阿含經等。(三)無相教,否定有差別事象存在之教,如般若經等。(四)同歸教,如法華經等。(五)常住教,如涅槃經等。但出三藏記集卷九所載之無量義經序(劉虯作)中,唯列七階,而未舉五時。[大乘義章卷一、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法華經玄讚卷一、華嚴經疏卷一]
(三)隋代智顗亦有五時之說。所立五時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參閱「五時八教」1132)
(四)據唐代法寶之說,五時教應為:(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華教,(五)涅槃教。第二般若教以下,依次又稱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法寶五時之說,在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論中詳述之,然該書僅存卷三,缺教判章,故其內容不詳。[俱舍論寶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記卷五十] p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