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之義,若分敘之,有種種義,於下逐次述之。
茲明因果總義。謂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因必有果,果必有因,是為因果之理。如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果,生者必滅,會者必離等是。
若舉六道之果以辨因,則:
一、地獄之果 正由上品十惡業因。
二、畜生之果 正由中品十惡業因。
三、餓鬼之果 正由下品十惡業因。
四、修羅之果 正由下品十善業因。
五、人趣之果 正由中品十善業因。
六、天趣之果 正由上品十善業因。
若舉因以辨六道之果,則:
一、極惡 為地獄之因。
二、諸惡中愚癡偏重者 為畜生之因。
三、諸惡稍輕慳貪偏重者 為餓鬼之因。
四、諸善不純瞋恚偏重者 修羅之因。
五、諸善中平貪愛偏重者 人趣之因。
六、善因純熟未脫愚癡者 天趣之因。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天部)除蟲毒之尊也。常瞿利翻雲大體,或作常瞿利毒女,又作常瞿利童子。毒女經謂此常瞿利,雖現女人,而實非女,...【現在界】 p0951 法蘊足論九巻二十三頁云:云何現在界?謂現在五蘊,是名現在界。...指行者至諸方參學行腳,有如浮雲隨風飄遊,不定止於一處。又有以「雲遊萍寄」比喻求道者之居無定所,有若浮雲及漂流...【受義】 p0724 俱舍論十卷五頁云:受何為義?頌曰:從此生六受,五屬身餘心。論曰:從前六觸,生於六受。謂眼...禪林用語。謂現象界之差別世界當下即平等實相,亦即悉皆成佛之意。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且居門外,...小乘化地部所立三蘊之一。指直至生死終了而得金剛喻定之前,皆相續隨轉而無間斷之根本蘊。即六識以上之細意識。此蘊...一次結夏安居。...(經名)是四卷略出經之元經也,初自金剛智三藏金剛頂經大瑜伽教王經百千頌中略出,題曰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為...亦名:不嚼飯作聲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有病,嚼幹餅及焦飯、甘蔗、瓜果、葡桃、胡桃、椑桃、梨、...【遍覺分行】 p1123 顯揚三卷五頁云:二、遍覺分行。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總攝說為遍覺分行。如實覺了一切所知義故。...凡二卷。又稱敕修百丈清規。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原為百丈懷海(720~814)所製訂之清規(世稱古清規)。禪宗形成...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一、法不契機、擇法不當: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經典,八萬四千門門門通聖道;藥無貴賤,中症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
關於戒,我們通常會有很多誤解。有一種誤解覺得戒律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使我們受到約束。其實戒律是自由的保證,是通...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到底佛教講的業障是什麼?真的會為我們帶來災難嗎? 依照《...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暗劣,一門轉故,昧簡在定,略別窹時...潭洲慧朗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禪師看到就問道:你來求什麼? 慧朗:求佛知見。 馬祖: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佛陀說:世上有四種人。第一種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種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種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種人由光明...
女人要學做聰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進退,也懂得給自己儲備後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抓住他的胃就可以了,更重的是要...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飛起跑,可以調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況,時間不能太長,催香時間長了會傷氣,行香就可以慢慢行...
因果各義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因果理 | 下篇:因緣 |
【一剎那量】 p0007 俱舍論十二卷一頁云: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對...
常瞿利童女
現在界
雲遊
受義
山門騎佛殿
窮生死蘊
一夏
六卷略出經
嚼飯作聲戒開緣
遍覺分行
百丈清規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戒律是我們生命自由的指南針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睡眠者,昧略為性,障觀為業
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佛說世間的四種人

六種敗夫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