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佛菩薩之智。三智之一。諸佛菩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之實相,證得如來地之智慧;此一智慧超出凡夫、外道之世間智與聲聞、緣覺之出世間智,故稱出世間上上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 p155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舐若時吃縛】 此雲能嘗,能除飢渴故。瑜伽云:能除飢渴羸瘦,數發言論,表彰呼召,故名為舌,是能嘗義。楞嚴...(異類)Mahoraga,莫呼洛伽摩,舊曰休勒,摩睺羅伽,新曰莫呼洛伽,摩護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三院...(人名)文殊之侍者。杭州無著文喜禪師,往五台山,遇均提童子。見五燈會元九。...【未覺不能知夢所見非有】 p0491 唯識二十論九頁云:若如夢中,雖無實境;而識得起。覺時亦然。如世自知夢境;非有...1、超出一切色相意識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謂之真空,這是大乘至極的真空。...(術語)阿那含之舊稱。坐禪三昧經下曰:阿那伽迷者,秦言不來。...全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一冊。記佛陀說生、老、病、死、王法、牢獄等五天使及地獄之苦狀。本經相當...【說法師有二種】 p1285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云:又說法師、略有二種。一者、由教,二者、由證。斯由從他聞正法已...(動物)Haṁsa,又作亙娑。譯曰鵝,雁。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恆娑,隋言鵝。探玄記二十曰:恆娑者,此雲鵝毛,以此...(天名)風神之名。慧琳音義十二曰:三暮多,風神名也,亦曰風天,異名耳也。...由秉聖法所發得無作之戒體,其勢用念念倍增,防非止惡,遂生未來善果者,稱為戒肥。反之,如其勢用漸衰損,終至失戒...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
現有不少居士團體,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眾靠眾,彼此互相進步。但也有不少團體,卻是男女共住,甚至男女彼...1、青少年在發育期就開始手淫的話,會造成身體發育的嚴重不良,發育的停滯和畸形。 2、身高發育會嚴重受限,身材矮...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送至西方...
在臨命終時由兩種力量決定,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業力大就是隨業流轉;但心力更大,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所以講...古時候,有一個農夫要到另外一個村莊辦事,可是當時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這農夫穿過一大片森林後發現...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他老人家把經論當中講到...
這個事情是這樣:我們在無量劫的生命的流轉當中,經歷過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經驗。有些經驗是痛苦的經驗,有些經驗是快...
念佛還不僅僅適合於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道眾生,並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道眾生,最適合的解脫之道。 念佛最簡...
出世間上上智
【佛光大辭典】
上篇:出世間 | 下篇:出世間上上禪 |
【非心俱滅法】 p0716 品類足論六卷十五頁云:非心俱滅法云何?謂聲意處,及非心俱滅十處少分。...
舐若時吃縛
摩呼洛伽
均提童子
未覺不能知夢所見非有
真空
阿那伽迷
佛說鐵城泥犁經
說法師有二種
恆娑
三暮多
戒肥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居士團體男女共住不合適
手淫對身心的24個損害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淨業行人如何勘驗自己是否深信切願
堅定的信念值得終身攜帶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帶業往生是有條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