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曹洞二家各立四賓主之說,其義各異。(一)又作臨濟四賓主。乃唐代臨濟宗開祖義玄就賓(學人)與主(師家)之關係,立賓看主、主看賓、主看主、賓看賓等四句,以提示禪機。依此,師家令學人自覺邪正,趨向真正之道。至後世,有風穴延沼復立「賓中賓、賓中主、主中賓、主中主」為四賓主。與前述之臨濟四賓主同義。(參閱「臨濟四賓主」6506)
(二)於曹洞宗,「主」為正、體、理之意,「賓」為偏、用、事之意。其說如下:(一)主中賓,謂體中之用,即從本體之中引發出作用;譬如大臣奉帝王之命,出而行事。(二)賓中主,謂用中之體,即寓存於各種作用中之本體;譬如帝王潛居於鬧市之中。(三)賓中賓,謂用中之用,即作用與本體相互乖離而不與本體相應;譬如化外之民、無主之客。又禪林中亦常用以指「頭上安頭」之情形,即無用、不必要之意,與「雪上加霜」同義。(四)主中主,謂體中之體,即法理中未牽涉作用,或未顯現為作用之本體;譬如帝王深居於王宮之中,其權能雖存,然未發令以動員臣民之作為。又禪林中亦用以指物我雙亡,人法俱泯之境界。[洞上古轍卷上] p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