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四大道場。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合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一)五台山,位於山西五台縣,周圍約三百公里,以五峰高聳,頂巔皆平坦如台而得名。北魏孝文帝首創大孚圖靈鷲寺。其後佛寺林立,且代有興廢,迄今約存百餘寺,分屬顯、密、禪各宗。其中以佛光寺(內供唐代彩塑佛像,為我國現存最古之木造寺院)與顯通寺之無梁殿、銅殿並聞名於世,相傳為文殊菩薩示現應化之道場。
(二)峨嵋山,相傳為普賢菩薩示現應化之道場,古稱牙門山,又稱峨眉山。以山色秀麗著稱,位於四川峨嵋縣之西南。晉代時,創建白水普賢寺,為峨嵋山興建佛寺之始。現有報國寺、九十九倒拐、金頂寺、睹光台等名勝。
(三)普陀山,原名小白華,又稱梅岑山,位於浙江定海縣東南海中。約在五代初年,日僧慧萼創建「不肯去觀音堂」,此為該山興建佛寺之濫觴。至今大小佛寺計有三百餘所,以普濟寺、法雨寺、慧濟禪院較為著名。山上幽遠清淨,不蓄畜生,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相傳為觀音菩薩示現應化之道場。
(四)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舊名九子山,以李白曾詠九峰狀如蓮花,後改稱九華山,山上猶存有李白所書「金沙泉」石刻。相傳唐代至德年間,有新羅王子出家,法名地藏。其後結廬苦修於九華山,得到善信護持,建寺供養,故九華山乃成為地藏菩薩應化於我國之道場。 p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