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法門、佛教之門。又作釋門、法門、緇門、玄門、真門、道門、空門、諦門、祖門、宗門。依三論玄義,知菩薩之造論,即為開顯諸佛之教門,此教門即法門之意。後代「佛門」一語,主要為佛教對於儒、道二教之自稱。如信仰佛教者,稱為佛門弟子;舍離世事而修行佛道,即稱為入佛門。[六十華嚴經卷一、注維摩詰經卷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寶林傳卷八、佛祖通載序、八宗綱要](參閱「法門」3363) p263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位於高句麗安市城(朝鮮平安南平壤)。又稱省門寺。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六月,前秦苻堅遣使與僧順道往高句麗...謂解脫煩惱之繫縛。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四下):「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花。』」...【引因】 p0376 成唯識論二卷十四頁云:引遠殘果,令不頓絕;卽名引因。...(故事)金光明經,單雲金鼓。最勝王經云金光明鼓曰:金光明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能滅三塗極塗罪,及以人中...方者,謂即於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因果差別假立為方。何以故?即於十方因果遍滿假說方故,當知此中唯說色法所攝因果,無...【淨所行真實】 p1003 辯中邊論中卷五頁云:淨所行真實、亦略有二種。一、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二、所知障淨智所行...惡緣者,謂誘我為惡事之外界事物,是謂惡緣。...(一)梵語 nītārtha。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教,如諸大...(術語)末摩譯曰支節,又曰死穴。身中有特異之支節,他物觸之,則起劇痛,其命必終。人將死時,水風火三大中,其一...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界內不盡集。(一、普召往赴通局)五分,若請比丘僧,應比丘沙彌往;若請二部僧,五眾應往。...(雜名)為祈禱及追薦,誦陀羅尼,讀經文時,為寫其所讀陀羅尼經文之名及其遍數之目錄也。...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不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為了健康,盡量少喝下面八種茶: 1、濃茶: 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官職太常(掌管禮樂郊廟社稷之事)。最初時喜好禪宗,追...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這是宇宙人生亙古不變的必然規律。所以佛告訴...過去的聖人多生於亂世,所以,他們會成為聖人。比如老子,在古聖先賢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學家,他的哲學是從混亂的...
佛陀成道之後,嚴格持守戒律,廣為度化有緣眾生。在弘法過程中,即便受到惡人辱罵,佛陀也會忍辱無嗔。曾有一個惡人...
原文: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慾。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淫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須戰兢自守...
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
佛門
【佛光大辭典】
上篇:佛知見 | 下篇:佛陀 |
(地名)Malaya,國名。摩羅耶山所在之處。開元錄九曰:摩賴耶國,此雲光明國,其國近觀音宮殿補陀落山。...
肖門寺
縛脫
引因
金光明鼓
方
淨所行真實
惡緣
了義
斷末摩
別眾食戒約界內不盡集辨犯
卷數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佛遺教經
盡量少喝八種茶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榮辱不驚的老子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人在少年,最難克制的是情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