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求道。指遊方他地或他國,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請回佛像、經卷等。高僧法顯傳、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往五天竺國傳等皆為著名之求法記。(參閱「取經」3094) p296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識蘊建立有三種】 p1437 顯揚五卷十三頁云:識蘊建立有三種。一、種類差別。二、依差別。三、雜染清淨差別。種類...位於河南登封縣嵩山太室之西南麓積翠峰下。屬曹洞宗,與少室山少林寺、嵩岳寺等併稱為嵩山之名剎。據北宋開寶五年(...(傳說)大莊嚴經論十一說: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立於門。時彼珠師,為國王穿摩尼珠。為比丘入舍取食間,鵝鳥...南朝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所判之六宗:(一)因緣宗,指小乘之薩婆多部。(二)假名宗,指小乘之經部。(三)不真宗,通諸大...(名數)九種軌轍之意。秦道融始講羅什譯之法華經,開為九轍,即分判法華為九科也。法華玄論一曰:及羅什至長安。翻...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者,如貪慾瞋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者,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火辨】 梵名 Citrabhana。 音譯作質呾羅婆拏。印度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一稱他;『亦世親同...【味】 p0809 瑜伽三卷十六頁云:可以舌嘗,屢招疾苦;故名為味。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云:於順樂受所...(雜語)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數名。譯曰億。玄應音義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言億。而甚不同,故存...(譬喻)為譬身無常之二喻。井者謂人於曠野為醉象所逐,攀樹而入井也。河者如涅槃經所謂:譬如河岸臨險大樹,若遇暴...(一)位於山西五台山。為賢首大師法藏所建五華嚴寺之一。日僧圓仁曾到此參訪。寺內所供奉之文殊菩薩像,靈驗馳名。惜...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真如法性,生佛體同。迷悟攸分,凡聖迥別。欲複本有之心性,須斷幻妄之惑業。欲斷惑業,非嚴持淨戒,力修定慧不可。...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我...【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無礙智。能修種種清淨事業。隨住如是諸佛國...這修行都得有一個外緣幫助,有房子住,有飯吃,這就是因緣成就,叢林就有這個好處。你一個人住到深山裡邊,如果你真...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們接物待人時,首先,要觀察外在,如言語、行狀等,即所謂的察...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慾已除,倘使意淫未盡,仍不能超出塵凡。所以楞嚴經說:若不...有一位雲水僧聽人傳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想和其辯論禪法,適逢禪師外出,侍者沙彌出來接待,道:禪師不在,有事我可...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由於當人的根性與時節因緣的差異。遂致發心的因緣與相狀錯綜複雜。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
求法
【佛光大辭典】
上篇:求那跋摩 | 下篇:求珠 |
指真言行者之四種發心,即信心、大悲心、勝義心、大菩提心。(一)信心,又作白淨信心。凡發心修行者,必先深信法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