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印度古代以苦行求取未來樂果之外道。依彼等之說,謂於人世必受苦、樂二種,其因概由過去所定,則在現世早受其苦,死後終享其樂;即宿作外道之部類。尼乾子苦行外道為眾所皆知,其教祖勒沙婆又稱苦行仙。然強調苦行者,並不限於尼乾子,其他有關此類之外道甚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有四種,即裸形外道論師、苦行論師、行苦行論師、尼犍子論師。苦行之方法亦甚多,由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百論卷上、三藏法數卷二十七等書,摘出下列六種:(一)自餓外道,彼等不羨飲食,長忍饑虛,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二)投淵外道,彼等入寒深淵,忍受凍苦,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三)赴火外道,彼等身常炙熱,及熏鼻等,甘受熱惱,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四)自坐外道,彼等常自裸形,不拘寒暑,坐於露地,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五)寂默外道,彼等以尸林塚間為住處,寂默不語,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六)牛狗外道,彼等自謂由前世牛狗中而來,故持牛狗戒,齕草啖污,唯望生天,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外道六師中之第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第六尼犍陀若提子均屬苦行外道。[維摩經卷上] p394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指惡魔之眷屬,乃妨礙佛道修行者。一般又用以代稱魔王為惑亂人而作之種種妨害。 p6889...(名數)檀波羅蜜,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亦名:被三舉人求解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僧祇雲,被三舉人,心意調柔,白僧言:『我心調柔,願僧為我舍法。』白...【見他惡業審諦思惟】 p0644 瑜伽十八卷二十一頁云:云何見他惡業審諦思惟?謂如有一,或善男子,或善女人,為...又名開素。佛雖然製定酒肉五辛等不可食,但是生病的人或是遇到有利益之事時,卻可以飲食。開是允許的意思。...【耳識】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指以耳根為所依,以聲境為所緣,隨根立名,而名耳識,產生對聲境的了別...(植物)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譯曰與樂。出自南印度摩羅耶山,其山形似牛頭,故名牛頭旃檀。慧苑音義上曰:...(術語)五字文殊之陀羅尼。阿囉跛者娜之五字。見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五字陀羅尼頌。...(1640~1707)明末清初黃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晉江)人,俗姓張。字東瀾。少時投於非波門下出家,後入開元寺修學。...【八纏】 p0067 瑜伽八十九卷十頁云:復次一切煩惱,皆有其纏。由現行者,悉名纏故。然有八種諸隨煩惱,於四時中,...六粗相之一,即依惑而造作種種的不善業。...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一般的人,特別是對於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觸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讀遍,博覽、多聞,這是他讀書人的本能...朋友拿了一份報紙要我作個實驗,我同意了。 問題一:如果你知道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8個小孩子了,其中有3個...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隨例入浴①,失足沸湯中,從踵及股。既而調治乖方,踰兩月而後愈。雖備歷諸苦,而於苦中...從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備如下六個方面的功能。 一、傳法教育的功能 現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一方面為...
問: 佛是無處不在的,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才能見到佛來接引呢? 大安法師答: 佛無所不在,是指他的...
昔日,在天竺國有兩個窮人,生活貧困,以賣酪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當這兩個人正準備用頭頂著酪瓶到市集販賣時,突...
佛開示我們一種方便,叫出入息觀。出入息觀就是觀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觀就是注意,注意你的出入息。...在百喻經中有一則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親,年老多病,但是他很有錢、財產很多。老人有兩個兒子,當他病重時很掛慮...
苦行外道
【佛光大辭典】
上篇:苦行六師 | 下篇:苦行林 |
(雜語)四食之一。地獄之眾生及無色界之諸天等,皆無段食等之三食,祇以識持體,故名識食。傳心法要上曰:有識食,...
魔緣
十波羅蜜菩薩
三舉人求解
見他惡業審諦思惟
開葷
耳識
旃檀
五字咒
宗澤
八纏
起業相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一門心思先看淨土經典
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

蓮池大師是如何面對湯厄(燙災)的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才能見佛來迎呢

將不堅之財轉為堅固功德法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