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大渡河與岷江交會處。附近有凌雲山勝境,該山位於岷江東岸,又稱九頂山,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山有九峰,皆清秀絕倫,唐代以前,各峰上皆有寺院,今僅存唐開元年中所建之凌雲寺(又稱大佛寺)。開元年間,高僧海通見水道迂迴多險灘,江水暴漲,危及樂山,乃建議將矗立於大渡河與岷江兩河流交會處之懸崖峭壁,就整座山雕刻成一尊巨大佛像。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至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歷時九十年方得完成。依山面江,頭在山頂,足在山麓,俯視江水滔滔。巨佛之膝部以下形成倒凹字形,河水沖入凹處,水勢受挫,迴流而出後,即可緩和水流,並可避免氾濫成災;佛像亦可壯人膽氣,象徵慈航普渡之精神。由是,大佛乃依凌雲山崖石開鑿而成,故稱為凌雲大佛;因位樂山縣境,又稱樂山大佛。佛頂與山齊,足踏大江,高七十一公尺,肩寬二十八公尺,目長三點三公尺,耳中深如山洞,頭頂之寬廣,可筵開八桌,為世界最大之石刻佛像,赤腳上可圍坐百餘人,俗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高大雄偉,可以想見。 p405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子題:互覆墮、在樹並從根判墮落皆據知論 資持記釋云:「 互覆墮 者,根依兩界,枝覆果墮,則有互也。准下諸文, 在...大乘唯識思惑之品數。即總括三界中之思惑,於欲界有貪、瞋、癡、慢、身見、邊見等六惑,色界、無色界則各除瞋惑而共...又名根本無明,或無始無明,此無明與真如,皆屬無始,為一切眾生,生死的根源,若斷之,即入佛位。...梵語 arhat 或 arhant,巴利語 arahat 或 arahant。音譯阿羅漢、阿羅訶。為佛十號之一。又作應真、應。指斷盡一切煩...又作四依住、四依法、四依止法。律典規定出家之人應依如下四法,以長養其生活。(一)糞掃衣(梵 pājsukūla,巴 pa...(經名)般泥洹灌臘經之異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滅後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陳供之法。...(術語)蓮華三昧經謂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體性智之身業為毗廬遮那佛,口業為普賢菩薩,意業為不動金剛。二、大...為有漏果報之四相,即四諦十六行相中苦諦之四行相,乃緣觀苦諦之境而起之四種觀解。又作無常苦空非我、非常苦空非我...【欲界有學補特伽羅】 p0988 集論七卷十三頁云:何等欲界有學補特伽羅?謂於欲界若生若長,已得聖法,猶有餘結。...(雜語)可中猶縱使也。溈山警策曰: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守遂注曰:若頓悟正因兩字,則百川會海。【又】猶...指解說、釋明經典之文義。如顯揚聖教論卷十三所說,應以六種相應,解釋一切佛經(大三一·五四四下):「一、由遍知...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問: 法師,自己吃淨素非常的歡喜,但是身體一直病病歪歪,讓家人擔心,在家裡沒能表好法,弟子實在是很慚愧。雖然...【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宋,只如元之中峰③、天如諸老,今代唯琦楚石④一人可與馳騁...今天和大家總說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修行方便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因為淨念相繼就是...問: 有人說我們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您怎麼看待? 道安法師答: 有的人說我們淨土宗是自了漢,自顧自,求生西方了...當你第一次在寺院隨出家人吃齋飯時,定感到新鮮:出家人吃飯,坐不窺堂,端身無語,舉止安詳,既嚴肅又認真,氣氛平...曾經有個年輕人,因為家中燒火做飯的原故,所以天天要劈柴,可他卻天天都在喊木柴太硬了,很難劈。因為喊多了,鄰居...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線貫串一定數目之珠粒,於稱名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之隨身法具。 又稱數珠、珠數、誦珠、咒珠、佛...我們出家人沒有特殊因緣,也不會去招惹,人一說你就去治病了,也不要逞能,逞能是不行的。要考慮你的功力夠不夠,如...
凌雲山大佛
【佛光大辭典】
上篇:凌山 | 下篇:准胝觀音 |
(術語)佛為人中之寶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熟聞人寶不敬承。注云:肇曰: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