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danta-kāstha。又作禪多抳瑟插。譯作齒木、楊枝。為比丘十八物之一。古印度人於飯後每以楊枝剔牙,故稱此種可供清潔牙齒之細楊枝為齒木。[梵語雜名](參閱「楊枝」5487) p408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釋迦菩薩超九劫成佛】 p1456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七卷十一頁云: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砂。或曰補砂。彼佛有...(術語)涅槃之覺體,本來不可思議,故謂之元妙。楞嚴經六曰: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吳興云:真覺之性,譬如大海...指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寺院所制之五味粥。又作五味粥、紅糟、七寶粥、佛粥。依據大宋僧史略卷上、禪林象器箋飲啖門等...(1427~1508)日本臨濟宗僧。長門(山口縣)人,號島陰。早歲於京都五山研習內外典,長於宋學。應仁元年(1467)奉...天人將要死時,即出現五種的小衰相,或五種大衰相。...(術語)宗門有勘辨之一科。凡於一機一境之處,師家試學者之深淺,學者探師家之邪正者,謂之勘辨。見禪林類集六、勘...【不善諸法差別】 p0335 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頁云:又由五相,建立不善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謂感當來非愛果...(術語)四韋陀也。興禪護國論序曰:四韋之法猶以用焉。...見道所斷惑(梵 dar?ana-mārga-prahātavyānu?aya)之略稱。又作見煩惱、見障、見一處住地。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一)指教法中之要義。又作要文、主眼。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四中):「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一切菩薩於因位時所應發起的四種廣大之願,故又稱總願。又作四弘願、四弘行願、四弘願行、四弘誓、四弘。有關四弘願...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則禪雖教外別傳,其實以教印證...~衹要活在安祥裡,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們從──人身難得,正法難遇這兩方面來說: 一、人身難得 自古以來,在...
相信因果,就會有對一種生命的際遇那種逆來順受。以前不知道有宿世的善惡因導致今生這樣的善惡果,所以碰到逆境失意...
若以素食來修養身心,淨化人生,那吃素的行為就具有更為深廣的內涵。對一個長期茹素的人而言,素食不僅是一種生活方...
唐朝元和年間,東都留守名叫呂元應。他酷愛下棋,養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呂留守常與食客下棋。如果誰贏了他一盤棋,...殺戒 釋名 斷命曰殺,有情曰生。斷有情命,是曰殺生。墮胎胎兒死犯殺戒。自殺亦犯殺戒,與殺人...佛學的人生道德,即是從佛教的立場和觀點出發,略說人生道德之大概。 一、以佛法為非倫理非人生的錯誤 在中國,向來...不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為了健康,盡量少喝下面八種茶: 1、濃茶: 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
娜多家瑟
【佛光大辭典】
上篇:剗子禪 | 下篇:恁麼 |
法相宗將釋尊一生所說的經教,判為三時。 第一、釋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執著實我,故在四阿含經中,為說...
釋迦菩薩超九劫成佛
元妙
臘八粥
桂庵玄樹
衰相
勘辨
不善諸法差別
四韋
見惑
法要
四弘誓願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有了這個觀念,就能消解憤怒的情緒

祖孫仨的素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