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頁云:又由五相,建立不善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謂感當來非愛果故;雜染對治之所治故;染不寂滅之所顯故;諸染惱住之所顯故;能損害他之所顯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有漏】 為『無漏』的對稱。漏是流失、漏泄的思,為煩惱之異名。人類由於煩惱所產生的過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略稱三自。即具足體、相、用三者之唯一絕對之心。亦即大乘起信論所說之一心。[辨顯密二教論卷上] p550...(術語)瑜伽為相應之義,三密為身口意之三業,手結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三密互相即,又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或有一業,唯感總報,或有一業,通感總別,並是行支也。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此皆唯能感別報果也。感當業...【法處所攝色】 p0763 顯揚一卷十三頁云:法處所攝色,謂一切時意所行境,色蘊所攝,無見無對。此復三種。謂律...子題:小戒比丘不燒身臂指、聲聞比丘不燒身臂指、出家菩薩燒身臂指、大戒比丘燒身臂指、菩薩戒比丘燒身臂指 資持記...行事鈔·頭陀行儀篇:「論雲,十利故:一、不求樹下,二、遠離我所有,三、無有諍訟,四、若餘去無顧惜,五、少戲調...(界名)居於空之天也。對於地居天而言。謂欲界之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及色界之諸天也。...與「如來禪」相對稱。又作南宗禪。特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來,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禪。系主張教外別傳,不立...【為性不能法隨法行】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頁云: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法隨法行。一、由顧惜身命。二、由卽彼增上...建於1600多年前的北京潭拓寺是中國最老的佛寺之一。初名嘉福寺,後多次更名,如龍泉寺、大萬壽寺,公元1692 年改稱峋...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進步,避免挨打,這是每一個暫時落後者都要思考的問題。 李小龍初學武術時...【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是施與欲流所漂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嫉無害。無有熱惱。亦無...目前的社會現實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與我們幾十年來,忽視因果倫理的教育有關,與我們社會提倡的功利主義價...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了解佛教本質的一種最大的誤解和歪曲。拜佛的目的和利益,主要有以下...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均由人心兇惡,故致傷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當自去,豈殺之而能為民除害乎?...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止惡行善,它包括兩個方面:好的事情去做--行善;不好的事情...問: 當今社會,不信佛的人都是耽溺於五欲六塵,生命的意義幾乎就是拚命賺錢,再拚命花錢消費。弟子想過一種少欲知...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家人看破了名利,看破了世事,這...
不善諸法差別
【法相辭典】
【不善諸法差別】 p0335
上篇:不律儀所攝業 | 下篇:不共無明隨眠 |
【非所纏法】 p0713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非所纏法云何?謂不染污心心所法,及色無為心不相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