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四韋陀也。興禪護國論序曰:「四韋之法猶以用焉。」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廣義而言,即指道德。與智慧、勇氣、正義合稱四大德目。譯自希臘語 sophrosyn,為自製之意。即以理性抑制自己之欲...行事鈔·自恣宗要篇:「問:『自恣,得在未受具戒人前作不?』答:『律中,令至不見不聞處,作羯磨自恣。若不肯避去...聲聞緣覺行人雖然已經證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但是因為還有三事的殘餘,所以不是真正的無餘,三餘者,煩惱餘、業餘、果...亦名:五種不失界、大界不失相五種、不失界五種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明不失,略述五種:一、非法噁心解者不失,...【緣起甚深】 p1303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四頁云:復言:世尊!如餘經說:緣起甚深。云何應知如是緣起甚深之相?世...梵名 Sitātapatrosnīsa, Sitātapatra。音譯悉怛多缽怛羅。意譯白傘蓋、白傘、白傘蓋。白傘蓋者,取佛之淨德覆蓋...(菩薩)觀世音之別稱。...指天台宗所說的通教。通教談論事相雖然遜於藏教,但窮理較深,達於生即無生,空即不空,故褒之為界內理教。...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鼻根能生鼻識, 舌根能生舌識,身根能生身識。 2、指信根、進根...(術語)利益眾生也。心地觀經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寄歸傳二曰:修行利生之門,義在存乎通濟。...緇是紫黑色,素是白色,僧著紫黑衣,俗人多著白色,故號僧俗為緇素。...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衹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你師父是什麼菩薩示現。因為人家會問說:那你怎麼知道呢? 你...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時,一個體重稍輕但還健康的男孩在夏盧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兩位僧人登門...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然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但是有時候,你也要偶爾檢查一下你的夢境。你做什麼夢,這也是很重...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像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是...
一年又過去了,我們與父母的年齡都在增長。人到晚年易有孤獨感,這時我們一聲親切的問候就能為長輩帶來一陣溫暖。春...
一門出了七院士,這在中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無錫七房橋錢氏家族是錢氏始祖吳越國國王錢繆的後代在無錫...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我們不管是今生的離苦得樂...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
四韋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海 | 下篇:四韋陀院 |
以木像之背為切魚之俎,持佛之經論以糊屏風;喻指空見之人,非道無慚。[摩訶止觀卷十] p3937...
節制
自恣不得在未具戒人前說
三餘
攝僧大界不失相五種
緣起甚深
白傘蓋佛頂
光世音
界內理教
五根
利生
緇素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百喻經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推薦】你怎麼知道你師父是菩薩示現

禪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畫欣賞

偶爾也要檢查一下你的夢境
便當裡的頭髮

春節,請把「五孝」帶回家

一門出了七院士的錢氏家族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